在寥寥数语的开场白之后,他先是快总结了过去几个月来华夏在航天领域取得的成绩,重中之重自然是年初成功射的神州二号飞船。
1999年末射的神舟一号,本质上只能算作“原型机”,为了保证节点,因此还有不少设备和系统没能安装上去。
但从神舟二号开始,就是技术状态完整、实际上已经具备载人飞行能力的全状态飞船了。
此后一直到真正载人的神舟五号,都只有载荷层面的调整。
因此,自然值得大书特书一番。
常浩南也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不过,出乎他的预料的是,这部分内容的篇幅竟然还是很短。
“关于载人航天工程的进展,以及探月项目的立项准备工作,航天局已经向上级提交了专门的报告,因此,不作为我们本次会议的重点。”
还没等常浩南怎么反应过来,栾文杰就直接进入了一段总结,然后话锋一转:
“接下来,我将汇报一下关于目前尚未实现的规划部分……”
“先是原计划于今年年底前射,但因为外部原因导致研受阻的海洋一号试验卫星,目前已经通过部分国产替代加部分换用其他国外供应商的方式,基本解决了硬件层面的问题。”
“至于软件层面……”
栾文杰说着看了一眼坐在斜对面的常浩南:
“实际上,早在去年年初,国家遥感中心就已经通过资源二号卫星,确定了从卫星遥感信息当中挖掘更深层次数据的可行性,并且这些数据已经在防灾减灾、环境保护、以及国家的新世纪四大工程中挥了作用。”
“只不过,当时的测试主要还是依托地面设备完成,而海洋卫星由于其遥感对象的时敏性,需要在星上进行一部分数据处理,以提高时效性……”
这个话题,说起来其实和常浩南关系比较密切。
不过,长篇大论的部分,主要还是由栾文杰本人来完成,常浩南只是在领导对具体技术问题,以及资源二号卫星的情况感兴趣时,才需要偶尔插上一句嘴。
然而。
躲过了海洋一号卫星这个明枪,却没躲过接下来的暗箭。
座谈会甚至一直开到了晚饭之后。
航天科技集团的王恒礼总经理开始介绍正在规划当中的下一代运载火箭,并且集中表明了低温结构动力学、重型箭体应力分布优化、液体燃料高频燃烧震荡、雾化蒸燃烧过程的理论研究和模型验证等一连十几个问题。
即便不说全部,至少有三分之二都跟火炬集团直接相关。
这下子,常浩南总算明白为什么今天要特地把自己叫过来,还安排到这么靠前一个位置了——
王恒礼的汇报一结束,在场几乎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到了他这里。
要不是这些年来已经身经百战,见得多了,恐怕面对此情此景都会有些抖。
好在,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钟。
尽管是昨天才收到的消息,但常浩南对于火炬集团的情况绝对是了如指掌。
如果不是为了表示尊敬,他连稿都懒得拿:
“既然刚才王恒礼总经理提到了不少于我们集团相关的技术问题,那我就在这里给航天系统的同志们喂一颗定心丸。”
“或许有的同志知道,我在今年上半年的第一期华夏科学院学报上面表过一篇论文,内容是一种经过修正之后严格守恒的水平集方法,而这也是我们火炬集团后面一阶段,或者严格来说,从今年下半年就开始的主要工作方向。”
“在今年年底,最晚明年初行的torchmu1tiphysics2。o版本当中,将会涉及到两类新方法、两种新模型和十五种新的预设问题框架,以解决重点用户最迫切的问题……”
常浩南每次动手翻页,其实都不是为了念稿,而是借着动作看时间。
如果他没记错,那惊天一撞应该是生在美东时间的早上上班前。
也就是京城时间的当天晚上。
而在开了一下午加上半晚上的会之后,距离那个时间,已经越来越近了。
尽管常浩南从几天之前就告诉自己,他重生以来并没有做过什么会导致此事出岔子的举动。
但蝴蝶效应有时候不讲逻辑,所以要说心里一点担心没有,那绝对是假的。
毕竟,兹事体大。
即便把美国的衰落完全归咎于其失败的中东政策有一定偏颇,但后者也至少是相当重要的原因。
以及导火索。
……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就在常浩南把资料翻到第九页时,会议室的门禁系统突然响起了提示音。
说明有人正在外面按铃。
一时间,众人纷纷转过头,用或是惊讶或是不解的目光看向门口。
通常来说,这种高级别会议,如果不是出了什么惊天大事,是不会有人随便打扰的。
只有常浩南,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
然后,没有掩饰地,抬手看了一眼表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