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SODU搜读小说>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894节(第2页)

第894节(第2页)

“同步轨道距离低地球轨道太远,从物理层面上就把带宽和延迟给限制死了……”

而常浩南则直接打开思路:

“有没有考虑让中继卫星也在低轨道运行?”

“啊?”

这个办法对于张维永来说确实有些离经叛道了:

“先不说这样需要多少颗卫星……就算数量足够,那通信网络中也会出现很多个数据中继节点,每个节点都会导致都会导致信号衰减和数据传输错误……”

“在地面倒是好说,一般通过多次重复转数据就能解决问题,但如果是卫星的话……会对网络吞吐量和传输效率带来更严重的负担啊……最后的传输效果还未必有少量同步轨道卫星来得好。”

一边说,张维永一边还用略带疑惑的眼神看向常浩南。

说到最后,声音都有点不自信了。

在他看来,后者作为在控制和数学等多个领域都有巨大建树的大佬,似乎不应该犯如此低级的错误才对。

难道这里面还有什么可操作的地方?

而对方的反应,则正如张维永所料:

“如果是一般的通信中继方式,那确实存在你说的这些问题……”

一行人这会其实已经走进了举办庆祝会的小食堂,常浩南说话间还没忘了从旁边拎起一瓶低度数的红酒,给俩人分别倒上一点。

张维永接过酒杯,结果还没来得及喝,就听到了常浩南的后半句话:

“但张总或许听过一种去年才完全提出来新技术,叫网络编码?”

“有点印象。”

他把已经端到嘴边上的酒杯放到一旁:

“但我记得好像是用在路由设备上的?”

“没错,但本质上对任何信息传输节点都有效。”

常浩南拉着张维永坐到旁边,然后从上衣口袋里掏出刚刚用了一半的那张纸:

“简单来说,就是在通讯中继结点引入各异信息的广义编码技术,把原有意义中对网络中特殊数据的传送改变成网络数据流的传送,可以大大降低信息传递时对网络带宽的占用,还能顺便提高信息的破译成本。”

“听上去……更接近一种概念。”

张维永显然对此颇有兴趣,但并没有马上表现得特别兴奋:

“虽然没有深入研究过,但我觉得……整个通信效果,恐怕跟那个被引入的广义编码高度相关吧?”

“那当然。”

常浩南端起杯子,轻轻抿了一口:

“不过,这个正好是我比较擅长的部分……”

第1oo5章最大秩距离码

实际上,张维永最早的专业出身就是通信技术。

只不过,在9o年代中后期开始担任卫星总师之后,他的主要精力就放在工程总体这方面了。

当然,就算他依旧专精于原始专业,也未必就会提前注意到那篇提出网络编码的论文——

21世纪初这会,正赶上网络通信技术大爆的年代,不说每天,至少每个月都有新概念新技术被提出来,而且几乎每个提出者都声称自己的研究能改变世界。

即便是资源再怎么丰富的研究团队,也不可能对其中每个成果都给予足够的注意力。

更不用说华夏的航天领域研究历来以求稳为主,在新技术的应用上相对保守。

但如果是在其他行业中已经被验证过的技术……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因此,在听到刚刚常浩南的回答之后,张维永登时就坐直了身子:

“常总对信息论还有研究?”

数据传输和数据压缩,都是信息论的范畴。

而常浩南此前并没有过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不过转念一想,似乎常浩南再拓展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倒也不是很让人感到意外……

“虽然网络编码确实属于信息论,不过我接触到这個领域倒是单纯从数学角度……”

常浩南笑着解释道:

“你知道,我对拓扑学和拓扑结构算是有些研究……”

“咳咳咳——”

这会张维永刚重新端起杯子喝了口酒,结果直接被常浩南这句话给呛到。

一个解决庞加莱猜想,还创造出流形学习算法的人。

说自己对拓扑学“有些研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