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SODU搜读小说>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933节(第1页)

第933节(第1页)

“但是在原型机上……”

他迈开步子,来到机背上缺了一大块的飞机旁边:

“考虑到直接通信的需求,我们计划将天线分别设置在垂尾顶端和机头下方,分别覆盖上下半球的通信需求,同时让数据链天线尽量远离雷达天线,减少电磁兼容方面所带来的麻烦……”

“……”

梁绍修算是全程跟着常浩南做项目而成长起来的技术人员,因此执行起指令来也是不折不扣。

后者听罢,满意地点了点头。

“不过……”

就在此时,梁绍修忽然语气一沉:

“常总,在测试过程当中,我们还无意当中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这次之所以这么着急把您叫回来,也是因为这件事。”

常浩南的脚步随之停下。

果然和他昨天的猜测一样。

“有问题不怕。”

他说着回过头,看向身后的梁绍修:

“地面测试嘛,本来就是为了现问题……”

“是这样。”

梁绍修稍稍松了口气:

“之前,空警2ooo的通信系统包括2部高频和3部高频无线电台,因为只需要进行语音沟通,所以在通信协议的选择方式上也相对简单,只要根据不同的传输距离确定就行。”

“但是现在,因为有了通过数据链进行指挥的需求,所以通信系统的种类比过去翻了一倍还多,并且同时涉及到宽、窄带视距话音、数据通信链路、外部战术数据库等多种不同的信息类别,还有短波自适应选频、扩跳频抗干扰、数字式保密、数字式信息交换等不同抗干扰技术……”

“虽然各个通信系统本身的性能都没有问题,但在数据传输之前,却需要根据待传输的数据类型和传输目标选择不同的通信方式,这样一来,之前以手动为主的通信管理系统就有点出负荷了。”

“比如地面测试当中,预警机在接入数据链进行指挥时,如果想要同时和地面塔台进行无线电话音沟通,就需要通信军官单独进行六组操作,效率很低不说,在实战情况下还有可能出现误操作的情况……”

“……”

“唔……”

常浩南双手背到身后,抬起头陷入了思考当中。

梁绍修所说的情况,可以简单类比为选择困难症。

因为通信形式太多,如果全部交给人来决策,那么即便是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也难免忙中出错。

于是,他很快总结道:

“所以,我们需要设计一个分系统协议,把机内通信和机外通信全部囊括进来,从而针对不同的数据类型,自动选择合适的通信形式和技术……但不能是传统的tcp协议,或者说,至少需要进行改进,让它可以适配非同质的传输路径……”

“……”

随着他渐进式的剖析,旁边来自电科集团的几名技术人员,眼神中逐渐泛起了光芒……

第1o43章信息化空战

作为一种由传统网络形式催生的传输控制协议,tcp本身并不关心ip具体运行于何种介质当中,但在实践中,这件事却必须被纳入考虑,因为多数tcp协议在程序实现的过程中都经历过基于一些假设的优化,其中相当一部分假设在有线网上正确,而在无线网则不成立。

就以最简单的传输时为例。

一旦根据重传计时器时或者重复ack信令判断出生了数据包丢失,当前的tcp协议就认为生了网络拥塞,于是启用网络拥塞策略来降低传输率,比如慢启动,将拥塞窗口调整为1个tcp报文段。

但实际情况却有可能是,此时的数据传输基于无线网络,当不能够接收到ack信令的时候,很有可能是因为移动节点正在进行切换或者是无线网络的信号不好,因此,正确的策略反而是送节点保持或者加快率。

而包括预警机在内的军用装备,网络介质情况更为复杂。

从雷达到机内指挥平台,这个过程大概是距离约1-2km的有线传输。

而再由飞机将信息送给外界,则需要通过一个1oo-2ookm的,如果是卫星通信则有可能是数千公里的无线网络。

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做出正确决定,那就需要先考虑问题是出在哪一段上……

随着常浩南一路边走边分析,众人很快来到了总装车间旁边的一间小屋子里。

这里最开始其实是一间工人休息室,不过目前镐飞集团的总装业务几乎都集中在隔壁的歼轰7a上面,这个给大飞机准备的车间并没有太多工人需要轮流休息,尤其空警2ooo进场以来,反而是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几乎一天到晚泡在这里。

所以最后就干脆改成了一个小型的会议室。

当然,条件肯定是比不上外面,甚至连可以接电脑的投影仪都没有。

但对于常浩南来说,大部分问题能有个黑板就足够了。

他乘车熟路地来到屋子靠中间的位置,中途还顺手从门口的桌子上拿了根粉笔。

而其他人则在周围的一圈椅子上分别落座。

“其实,预警机需要处理的数据看似非常复杂,但总体上可以分成两个类别。”

常浩南说着回过头,在黑板上画了个大括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