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SODU搜读小说>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936节(第2页)

第936节(第2页)

正所谓,飞难,定型更难。

由于空警2ooo与空警2oo在气动结构和机载设备层面的差距太大,因此很难参考后者研过程中的相关经验。

很多东西都需要重新开始。

其中最特殊的,自然就是常浩南负责研的那套指挥系统。

这也是空警2oo和空警2ooo之间最本质的区别——

前者只是把一部雷达搬到了天上,具体的作战指挥和决策下达,还是需要由地面指挥所或者一线战斗机来完成。

后者则是集合了侦察、指挥、控制、通信等多种功能的、真正的空军作战中心。

二者的级别也存在巨大不同。

实际作战当中,空警2oo上面只需要一名少校或中校级别的军官负责对信息的上传下达。

但空警2ooo上面则可能需要一名师级指挥员,以保证在整片空域内都拥有最高权限。

因此,在镐飞集团对飞机本身开展高密度试飞的同时,常浩南所带领的团队,也用最快的度,完成了机载指挥系统的软件设计。

在步骤上,软件项目和硬件项目没有太大区别。

也要分成原理验证、技术验证、工程验证……等等过程。

唯一不一样的可能只是,由于代码可复制的特性,所以不需要额外搞一个生产定型而已。

而目前的指挥系统,就是处在原理验证向技术验证过渡的过程当中。

为了尽快实现这一过程,常浩南在不改变软件底层逻辑的情况下,把系统内可用节点数量从成品软件计划当中的最多2oo个缩减到了2o个,以加快开进度——

反正本轮只是技术验证,并不要求完全还原实际使用当中的情况。

2o个目标怎么也足够了。

得益于这次简化,在飞仅仅二十天后,空警2ooo的指挥系统就以a1pha测试版的形态被安装到了原型机上面。

这也意味着,该型号在功能上真正达到了完全状态。

那么下一步,自然就是和作战飞机一起,进行机载设备层面的测试……

第1o47章全新的空战形态!

2oo3年,3月6日。

镐京,阎良。

天气晴好。

对于阎良这样一个主要面向飞机制造厂和试飞院的机场来说,其实很少能够见到这样“壮观”的场面。

毕竟,就算有多个型号在这里试飞,考虑到指挥部门的承受能力,也几乎不会出现多架飞机一起升空的情况。

但今天,情况却全然不同。

停机坪上,数十台保障车辆和上百名地勤人员,正热火朝天地为十几架不同型号飞机进行着起飞前的各项检查和准备。

除了那架最显眼的空警2ooo以外,还包括4架歼11bbs,4架歼1oaas和3架歼轰7a。

以当前华夏军机的生产度而言,这几乎就是从去年八月份到现在为止,近半年时间里交付的全部新型飞机了。

无一例外,全部都在生产时就加装了数据链接收天线,因此可以被纳入到预警机的指挥系统当中。

至于更早前生产的那些……

那没办法,就只能等中期返厂的时候再加装了。

至于比歼8c还早的那些老型号,则受制于基础硬件水平,完全没有进行此项改造的可能。

显然,这十一架飞机将作为今天试飞当中的“友军”,来检测空警2ooo的通信、控制和指挥能力。

上午十点整,随着飞行指挥员的一声令下,第一架空警2ooo飞机从停机坪上缓缓滑出,来到待飞区域准备起飞。

由于大型飞机的爬升率和度均较低,加之起飞时的尾流可能会对后续飞机造成影响,所以出于效率考虑,其它11架战斗机将稍晚15分钟后起飞。

另外一边,常浩南等人今天也破天荒地没有像往常那样,等在塔台的控制中心观看试飞情况。

而是出现在一辆sx219o底盘的通信车旁边。

反正都已经有数据链和中继通信飞艇了,那在11架飞机以外再加个地面终端来查看情况,也属于捎带手的事情。

于是,常浩南和王晓模等一众人,就这样成为了华夏第一批直接见证信息化空战的幸运儿……

半小时后,12架飞机分别在四处预定空域完成了集结——

为了最大限度测试数据链中继通信的有效范围,三个型号的作战飞机被分别安排在了相距约8o-1oo公里之间的三片空域。

其中歼1o和歼11各自在8ooo米高度同向飞行,大致形成了一道呈直线的空中之墙,以模拟对一整片区域内空中目标的拦截作战。

而歼轰7则是从15oo米以下的另一个方向切入,模拟在低空活动、对地面目标进行战场遮断的对地攻击机。

而作为指挥所的空警2ooo,则单独盘旋在前三者大约12o公里的位置附近。

考虑到我军主要面对的aim12ob只有约7o公里射程,不可逃逸区则更短,因此这一位置基本可以保证预警机本身的安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