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SODU搜读小说>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1004节(第1页)

第1004节(第1页)

现在,也算是弥补了过去的遗憾。

除此之外,还有来自科学院计算所,研究信息领域智能计算机,并在视频编码技术和机器视觉领域和常浩南有过交流的高闻,以及才和常浩南分别不久的沈俊荣……

按照惯例,仪式最开始应该由科学院和工程院的院长报告本年度的选拔情况。

但现在两边一起搞,按说情况就比较微妙。

好在目前科学院的院长陆永祥是当年工程院成立时第一批双院士之一。

因此干脆由他全部代劳。

上午十时整。

在铿锵有力的进行曲和如潮水般连绵不断的掌声中,陆院士手中拿着一个大红色的文件夹,准时走上讲台。

一直到他第二次伸手下压示意,整个大厅才逐渐恢复平静。

“各位院士、同志们,孟冬之季,山寒水冷,但这个大厅里却暖意融融……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共同欢迎本年度新当选的院士们!”

“……”

最开始的一段,自然是例行的套话。

但陆院士毕竟技术出身,因此很快就进入了正题。

“经过持续近四个月的两轮评选,共有59位名科技工作者当选为华夏科学院院士,63位工作者当选为华夏工程院院士,而今天来到现场的,还有还有院士的单位、团队和家人代表……”

“……”

“经过此次增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总人数为688人,平均年龄72。1岁(不含资深院士则为67。5岁),工程院……”

“本次增选的科学院院士平均年龄仅为57。86岁,相比2oo1年下降了多达2。o6岁,工程院院士平均年龄61岁,相比2oo1年下降了1。55岁,这体现出了我国在科研队伍年轻化建设中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一大段内容说完之后,陆院士也意识到这会还没到颁证仪式,自己好像搞得有点过于郑重了。

于是,他暂时放下手中的稿子,稍微开了个玩笑:

“当然,平均年龄能有如此大幅度的降低,也多亏了今年有几名特别年轻的同志进入了院士行列……”

原本紧绷着的会场顿时放松了不少。

甚至有几个区域爆出了轻笑声。

而常浩南本来就坐在前排的,又同时拉低了两个院的年龄,自然收获了最多的关注。

不过,刚才提到的年轻同志,其实也不只有他一个人。

科学院那边还有一位37岁的张亚平院士,同样称得上人中豪杰。

也收获到不少的掌声。

稍微活跃了一下气氛之后,陆永祥带着笑意,重新翻开文件夹:

“那么接下来,就有请我刚刚提到的年轻同志之一,也是同时作为两院院士代表的常浩南同志表感言!”

第1112章我给两院带来了一份礼物

紧跟着陆院士刚刚落下的话音,常浩南在一片掌声中站起身,并朝着身后两个方向微微致意。

然后,从旁边拿起一个同款的红色绒面文件夹,缓步走向讲台。

会场,并不算大。

常浩南又坐在前排。

总共也就不到十米的距离。

但迈出去的每一步,却都显得无比漫长。

京航大学机房中挑灯夜战的身影。

北陵机场上腾空而起的o4号原型机。

歼教7狭窄而逼仄的前排座舱。

sb1o1高空台上测出惊人数据的涡喷14动机。

几乎榨干全国研究资源的第一次航产业大会。

安装全国产动力的歼11s验证机飞……

重生近八年以来的一幕幕场景,如走马灯一般在他的脑海中浮现。

当常浩南再次回过神来的时候,已经不知怎地,就已经站在了台上。

面前,是翻开的讲稿。

而这个时候,他也终于清楚,为什么会务组此前会再三提醒,一定在排版时把字体放大、行距拉宽——

因为在兴奋和紧张交织的情绪下,辨识文字的能力是真的会降低……

“尊敬的各位前辈、以及亲爱的同仁们,大家好!”

其实按说,他也算见惯了大场面的人了。

然而,破天荒地,在刚要开口说第一句话的时候,竟然感觉到喉咙干,以至于稍有些破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