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常浩南……
他从一开始就在通过各种方式淡化系统内部的争端,此时更不可能在这个话题上纠结:
“不知道……宋院士之后准备往哪个方向继续展?”
上一世的宋闻聪,在歼1o基本型服役之后就基本进入了退休状态,甚至连歼1os都是杨韦主持开的。
但现在既然已经戴了帽子,那就肯定是要继续挥余热的。
否则在你身上投入的那些资源岂不是全都打水漂了?
“我都73岁的老头子了,还谈什么展……”
宋闻聪和常浩南的年纪都差了两辈,加上二人之前就算认识,因此前者在私下里倒也不太在乎场面:
“应该是挂一个集团里的头衔……至于具体工作,肯定是由小杨这一代年轻人带头了……”
二人随后又聊了一些过去的事情。
但座谈会现场这个环境,显然不允许宋闻聪长时间“霸占”常浩南这样一位红人。
很快,便又有人走到二人身边:
“常院士,祝贺!”
来人一头浓密的灰白短,颧骨很高,左右眉毛很有特点地不是一边高。
年纪看着和宋闻聪相仿,但精力似乎更充沛一些。
常浩南总觉得自己应该在哪见过此人。
但一时间确实想不起来了。
好在对方紧接着就报上了自己的名字:
“孟志中,以前是航天八院的,我们之前在航天科技集团一起开过会,就是没说过话……”
“不过您应该和我们单位的郭立强同志很熟悉……我好几年前就听他提起过您。”
两三句话,便光拉近了二人的关系。
常浩南这个时候也有了点印象。
孟志中,应该是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的总师,也是从东方红一号开始就参与卫星设计的老同志了。
不过,他只当对方也是来和自己攀谈几句,因此还是以寒暄的浅显方式回答:
“是……我和郭总在十一号弹和十三号弹两个项目上都有过合作,算是老相识了。”
郭立强就是当年霹雳11实际负责研任务的那位副总师。
后来常浩南开被动定位技术的时候,又跟他一起在巨大r33弹体的基础上改出了一个对空对地通用的大型弹。
目前已经进入试装阶段,和霹雳1112一起成为了歼1o和歼11的主力机载武器之一。
算是挽救了华夏空军那丰富程度堪称可怜的空对地武器库,也让战斗机飞行员在祖传火箭弹以外终于有了第二个对地科目可以练……
照理来说,俩人这就算是认识了。
不过,对方却丝毫没有离开的意思。
反而话锋一转:
“我记得……常总在青鸾一号星座之后,下一步应该是准备在更大的卫星平台上做通信技术验证?”
听到这个问题,常浩南直接就是一愣。
随即意识到,这位孟院士恐怕不只是来搭两句话。
而是真的有事要谈。
边上的宋闻聪这时候也找了个理由,起身离开。
虽然能在这个场合下谈的,肯定不会是什么高度涉密的东西,但他毕竟属于无关人等,还是避开为好。
“确实。”
告别宋院士后,常浩南点了点头:
“大体情况已经报上去审批了,具体分配下来应该是实践七号卫星群。”
这个事在航天科技集团内部不算秘密,对方问一句也只是作为铺垫而已。
所以根本没必要藏着掖着。
“是这样常院士……我们这边有个新技术,现在地面测试已经做得差不多了,所以想要找一个卫星平台搭载……”
常浩南闻言有些奇怪:
“也不是我不愿意……但实践七号系列预计用的是东方红三平台,体量本来也不算特别大,我们计划在上面搭载的信道数量又多,任务载荷已经非常紧张了……”
“而且孟院士,照理来说,您牵头的项目,应该不用搭车搞验证吧?”
进入21世纪之后,华夏的火箭射频率虽然还是比不过那些传统航天强国,但也比过去丰富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