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不误砍柴工,我倒是建议……可以再等一段时间。”
常浩南抬起头来,同时把自己的电脑调转18o°朝向对面:
“之前我们在给sea65o动机进行测试的时候,就和法国方面合作开过一项模拟窄带跟踪滤波技术……基本原理也很简单,就是利用开关和电容等效电阻,再由滤波器传递函数得到其频率响应函数……”
“比如我图里面的这个案例,具体结果就是……”
他说着又滚动了一下鼠标滚轮,然后屏幕上出现了一个占满整个页面的表达式:
“总之,在滤波器电容值一定时,其品质因素、增益和频率比也都固定不变。通过调节开关脉冲频率,就可以很方便地改变带通滤波器的中心频率。”
虽然常浩南说得比较概略,但很明显,其背后隐藏的计算过程还是有一点复杂。
更主要的是,需要有相当高质量的半导体元器件,以及非常丰富的设计经验。
恐怕不是短期内能够解决的。
“不如……我们双管齐下?”
陆院士作为理论出身的研究人员,也觉得常浩南的办法更加优雅,而且能省去大概三分之二以上的不必要测试流程。
对于项目周期以及成本来说都是巨大利好。
唯一的问题就是适用性。
“这样吧……”
常浩南略微估计了一下难度:
“给我一星期时间尝试一下,如果不行,那再双管齐下也不迟,如何?”
第1119章来自狗大户的招标(算昨天的)
就在常浩南一心扑在ae15oo动机和柔性转子的研上面时。
同样在镐京。
阎良机场。
包括梁绍修在内,大约二三十号人在停机坪上列成一队,齐齐向东方的天空中看去。
显然是在等待着什么。
很快,一架体量不大的小型飞机出现在天际线上,迎着夕阳缓缓下降。
几分钟后,飞机后轮轻盈触地,伴随着短促而尖锐的摩擦声,在刚刚修缮完成的跑道表面上留下了一道黑色的橡胶痕迹。
直到这时,多数人才终于看清楚了眼前这架飞机的外形。
从布局上看,跟常总经常乘坐的那架挑战者6o1有点像。
但纤长的姿态显然比后者优美很多。
当然,尺寸也大上不少。
甚至乍一看上去,跟镐飞集团参与制造的c8o8支线客机也差不了太多。
趁着飞机还在跑道上滑行的功夫,有人低声凑到前排的梁绍修耳边:
“梁总,这就是咱们要改造的那架飞机?”
“对。”
后者点了点头:
“常总……呃,常院士他们和达索集团携手打造的型号,我看数据是能在特定情况下平飞达到马赫数o。92,航程更是有一万两千公里……”
“……”
作为一架已经投入有限商业运营的民用飞机,猎鹰8z的数据已经被宣传得满世界都是了。
不过,这些大而无当的参数对于平台改造工作来说并没有什么意义。
而真正核心的机体,以及翼核相关参数,别说是镐飞集团,即便是参与了研的航空动力集团,此前也始终没有拿到过完整版本。
但现在,为了预警机的研进度考虑,法国人显然已经不太坐得住了——
不要小看这架起飞重量不到4o吨的公务机。
这是华夏过去从未接触过的领域。
虽然猎鹰8z的起飞重量并不比一架满油满挂载的歼11b或者歼轰7a大太多,但客机和战斗机在总体设计和制造要求方面的区别很大。
比如在原来的时间线上,arj21在设计过程中就有不少国外企业和机构参与。
而如今,虽然借助c8o8和c9o9,华夏已经提前掌握了基础型干线和大型支线飞机的制造,但毕竟拿的还是别人现成的设计方案,再加上沪飞的研能力也不太足。
属于只知道怎么造,但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造。
所以法国人提供的这些资料,还是有相当大意义的。
就在众人窃窃私语的功夫,这架刷着华夏国际航空涂装的飞机就已经跟随引导,停在了距离他们不远的机位上。
早已准备好的牵引车赶紧开过去,从上面跳下来几个工作人员,把牵引杆连接在了前起落架上。
在机上人员下来之后,他们需要用最快的度把飞机转移到预先安排好的总装车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