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SODU搜读小说>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1047节(第1页)

第1047节(第1页)

虽然常浩南也是这么想,但还是想听听真正的专家意见。

遂带着些许好奇地问道:

“怎么说?”

然而,对方却并没有给出任何气象学或是地质学层面的解释,而是直接话锋一转:

“美国人很可能是想借着这一次的事情向我们施压,迫使我国在下一阶段气候协定谈判当中做出让步。”

不得不说,因为自身利益和耕地相关,常浩南确实没有从其它角度考虑问题。

现在突然被丁仲理这么一说,也觉得有点道理——

就算不是主要目的,也可以作为顺带。

“但京都议定书不是早就已经签过了?”

常浩南对于各国在排放问题上的争议大概有个概念,但显然不可能和丁仲理这样的专业人士相比。

“京都议定书在本质上更接近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补充,里面的规定大多没有强制性,而且内容也比较粗糙。”

后者解释道:

“尤其是,在1997年签订的时候,我们因为被划分为展中国家,所以并没有被要求做出减少排放的承诺……”

“但我国这些年的展度很快,已经让一部分达国家感受到了威胁,所以他们一方面正在加大力度渲染气候变化的严重后果,另一方面也在国际上宣扬我们已经进入所谓‘准达国家’的行列,应当和他们一起承担减排责任……”

饶是常浩南早就有心理准备,但听到这里时,还是没忍住脱口而出:

“简直鬼扯!”

这条时间线上的华夏展度确实比上一世更快,但在刚刚过去的2oo3年,人均gdp也不过1。6万人民币,折合大约2ooo美元出头的水平。

作为对比,即便是一般被认为是达国家下限的隔壁韩国,人均gdp也有将近1。5万美元。

把这个时间点的华夏划分为“准达”,完全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一点脸都不要的程度。

当然,激动归激动。

常浩南还不至于因为这点小事失去理智。

稍微平缓了一下情绪之后,他转而问道:

“但京都议定书毕竟是7年前就签过的老文件,就算再怎么找补,内容也不可能有所变化了……”

见到常浩南如此反应,丁仲理暗中松了口气,接着点了点头:

“实际上,拿京都议定书里的内容说事,应该只是转移我方注意力的手段而已。”

“我个人推测,他们真正的目的是在今年末启动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中施加压力,从而推动在下一次气候协定中限制我国……甚至是一步到位地限制所有展中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说完这些之后,或许是担心常浩南意识不到事情的严重性,他只是稍微停顿了下便继续道:

“不瞒你说,我的老本行是搞地质研究,很清楚过往几百上千万年当中地球所经历的各种灾难性极端气候……所以,我不反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但在可见的未来内,人类现代文明都只能建立在化石能源的基础上,说得更直白些,排放权就是展权,所以减排的前提是必须保证公平。”

“我们一个12亿人口的国家,哪怕获得的排放总额和美国一样,也相当于只有他们四分之一的人均排放权,这还不算达国家在过去15o年里已经肆无忌惮排放过的那些存量……”

丁仲理转过身,眼神直视着比自己高了小半个头的常浩南:

“常院士……如果他们的阴谋得逞,那就相当于锁死了我们的展上限呐……”

“所以吗,丁所长的意思是,想让我在这件事情上表态支持你?”

常浩南直球提问道。

被一语道破目的的丁仲理稍微愣了一下,但随即恢复了一开始的从容:

“没错。”

“你我都是技术人员,单靠自己不可能在像是ipcc这样的国际政治场合下挥作用,所以必须要让决策层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才能在关键时刻展现出我们应有的强硬态度,只是……仅凭我们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影响力还是有所欠缺,而如果常院士你能加入,或许就能改变上级领导的看法。”

应该说,丁仲理的整个思路是没毛病的。

这也是他为什么坚持在评估报告中加入“全球变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有利”的内容。

因为这是在谈判过程中掀桌子的底气。

而只要不怕掀桌,哪怕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排放权公平,至少也能争取到相对有利的条件。

不过,常浩南在低头深思熟虑了一番之后,却并没有马上给出肯定的答复,而是反问道:

“为什么我们不能更直接一点?”

“嗯?”

丁仲理显然没想到对方会给出这样的回复。

“我的意思是,我们当然要敢于掀桌子,但不能把掀桌子作为唯一的手段。”

常浩南继续道:

“这就像是核武器,确实是最强的底牌不假,但总不可能随便面对什么事情都直接上核威胁,最多只能保证不亡国灭种……还需要建设和假想敌对等的常规军事力量,才能保证在细节和小事上不吃亏。”

尽管丁仲理并非军工出身,但这个解释足够通俗易懂,并不难理解:

“你是说,在ipcc的第四次评估当中占据主动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