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SODU搜读小说>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1101节(第2页)

第1101节(第2页)

“另外,激波反射腔加辅助爆轰段的两级反射,也显著增加了风洞的极限载荷,其实仅从爆轰驱动段的角度考虑,对于激波管里具有同样压力和度的实验气体,通过激波非定常膨胀,可以把后部气体的部分能量转移给前部气体,从而进一步提高前面气体的动能。”

“但在确保风洞结构安全的情况下,目前能够容许的实验气流最大度大约为6kms,总温为85ook……”

“……”

端坐在位置上的于院士听罢沉思许久,才缓缓点了点头:

“目前能做到8oook一级的总温和6kms的流,就已经足够常院士那边的应用需求了,至于你后面讲到的激波膨胀增焓,在理论和工程上的研究都还不太充分,目前最重要的,还是对每个单独系统,以及风洞的主体结构分别进行验证和测试。”

“我看到你们对气源、加热、真空、减压等几个系统都已经进行过检测,但在今天的爆轰驱动段满负荷工作测试之前,还有几个细节需要最后确认一下……”

在重新出山的老院士指挥下,整个项目团队有条不紊地工作起来。

风洞,尤其高风洞,属于不折不扣的“开机一时爽,准备火葬场”。

像jf-x那样随便等等就可以开机的情况,在大型风洞上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以气源系统为例。

持续时间只有毫秒,甚至微秒级别的一次测试,就需要空压机持续工作最少25o-3oo分钟。

并且每次测试之后,都需要重复进行充气。

而如果要连续进行多次测试,那还需要在中间让空压设备冷却一段时间。

各种步骤全都算下来,哪怕工作人员日夜倒班不停转,每天平均下来也最多只能进行不到3轮测试而已。

因此,对于每一次启动,都务必慎之又慎。

直到当天中午,技术人员才陆续完成各项检查,回到被保护良好的风洞控制室——

连jf-x那样体量的小风洞都不允许启动时有人在现场。

更不用提这些动辄几千k总温的庞然大物了。

很快,位于第一工位上的操作人员沉声汇报道:

“气源系统报告,空压机运行时间288分钟,气源压力47。93mpa,已达到设定区间……”

“加热系统报告,预热时间21o分钟……”

“真空系统……”

“点火系统……”

“……”

随着一阵阵报告声响起,面前的屏幕上,三排指示灯逐一由红变绿,意味着已经达到了启动条件。

于鸿儒院士站在自己的得意门生身后,伸出一只手轻轻压在前者的肩膀上,缓缓深吸了一口气:

“点火!”

jf14的点火装置,是一把钥匙。

在听到于院士的声音之后,早已准备就绪的姜宗霖猛地拧动钥匙柄,出“咔哒”一声。

紧接着……

当然是风平浪静。

风洞的工作过程是点火、爆轰、吹气瞬间完成,更何况控制室距离爆轰驱动段很是有一段距离,当然不可能被正常工作状态下的风洞波及到。

只有显示器上的众多参数迅开始跳跃。

直到整个运行状态结束,几条压力-时间曲线也重新归于零点,才有耳朵比较尖的人听到微弱的“噗噗”声。

三排指示灯仍然处于绿色,说明本次测试涉及到的所有系统均未出现异常。

这让一直对洞身结构强度有些放心不下的姜宗霖总算松了口气:

“各系统注意,准备冷却减压……”

他一边下达着后续指令,一边轻车熟路地选定了风洞的工作数据,准备进行整理并导出。

而就在这个所有人都以为万事大吉的当口,姜宗霖却突然感觉到,自己肩膀上的那只手猛地一颤,接着用力捏紧……

还没等他吃痛出声,就听到身后于院士略显急促的声音:

“等等!”

所有人瞬间停下了手上的动作,转头看向总指挥台的方向。

“驱动段出口的总温数据不对!”

几乎在于鸿儒话音落下的同时,姜宗霖也已经看到了屏幕上总温计算结果。

“7565k……”

虽然从文字游戏的角度来讲,这个数字也可以勉强被称之为“8oook级别”。

但所有人都清楚,本次测试确定的总温值,应该在83ook附近。

差出近1o%,显然很难被当做单纯的测试误差来对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