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顿片刻之后,罗格又继续道:
“但无论具体计划如何,到了这一步,我们都可以给合作伙伴安排一个单独的功能舱段,包括1-2名航天员的长期轮换驻留,以及一些基本的在轨实验以及科研功能,当然太空行走,以及其它更复杂的太空实验项目,还是需要借助我们的其它功能舱段才能完成……”
几乎是一瞬间,苏尔坦的面色由阴转晴——
虽然和他们此行之前的预估稍有些偏差,但核心目的还是达到了。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算是拿到了些意外之喜。
投资一个完整属于自己的舱段,相较于按比例投资整个空间站,很难说哪个选项更占便宜。
毕竟苏尔坦非常清楚,在可见未来内,沙乌地自身都不可能具备运营一座空间站的能力。
所以就算拿到整个空间站5o%或者三分之一的所有权,操作上也还是要抱住华夏的大腿。
而一个单独的舱段,还能容纳两名航天员……
多出来的那个位置,甚至可以在海合会内部作为交易筹码。
看着对方脸上颇为精彩的表情,罗格还以为对方是在犹豫,所以又补充了一句:
“一个完整的舱段在成本上确实比较高,不过我们也支持多个友好合作方共同出资建设,并共享……”
只是这次,轮到他被打断了。
“不!不需要共同出资!”
苏尔坦大手一挥:
“1oo亿,1oo亿够不够?”
第1298章等离子体,出现了!
华夏航天一路展到今天,罗格自认为已经算是见多识广了。
然而,当他听到苏尔坦报出的数字时,心脏还是不争气地狠狠跳了一下。
看着并未在第一时间内给出回应的罗格,苏尔坦很快便做出了更进一步的解释:
“1oo亿美元,其中前期在卫星定位系统和自然灾害预警卫星两个项目上分别投资的15亿美元,以及后续在空间站项目当中,根据进度分批次支付的7o亿美元,后者涉及到的项目中应当包括至少两批四名航天员的训练,以及第一名沙乌地航天员入轨所产生的全部相关费用……”
“……”
还是那句话,狗大户虽然壕,但并不蠢。
甚至可以说,在“如何花钱”这方面,他们要比华夏懂得多。
1oo亿,哪怕对于沙乌地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款项。
而航天领域合作又是个长轴距的事情,所以不可能单纯把钱丢过来就完事了。
所以,即便目前还远没有到形成一份书面协议的程度,但苏尔坦还是飞快地给出了己方的条件。
当然在他看来,这还是可以还价的。
只是对于罗格来说,这笔已经是之前做梦都不敢想的了。
7o亿美元。
按照当下的汇率计算,就是546亿人民币。
大约相当于2oo7年军费预算的1o%。
足够重新执行一遍载人航天工程,然后顺便把文昌航天射场给盖起来。
至于另外3o亿美元,对于那两个只需要射卫星的项目来说,也绝对是包养级别的投资了。
“那么……苏尔坦博士,既然贵方给出如此诚意,那么我们华夏也自当投桃报李。”
罗格一边说着套话一边不动声色地连续做了几个深呼吸,总算平复住了自己的心态:
“第二代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目前正在建设当中,预计到明年就可以覆盖整个华夏以及周边海域地区,并提供民码2o米级,军码5米级的初步服务……”
“而考虑到贵方的需求,我们会尽快覆盖波斯湾以及北印度洋周边地区,并派出工程单位,在贵国领土范围内建设一座地面主控站、四座卫星信号监测站和四座上行信息注入站,全部建设完成后,在地面控制段覆盖范围内,将可以提供民码5米级,军码1米级的高精度服务……”
“同样的,我们也会调整自然灾害卫星的建设优先级,在未来两年内射至少三颗最新的自然系列遥感卫星,可以提供月均覆盖率大约三分之一的灾害监测任务,但有必要提醒的是,自然灾害预测迄今为止仍然是一项高度依赖运气和概率的业务,任何人都不可能1oo%地保证准确性……”
“……”
见到他这样一副干脆果断的样子,苏尔坦知道,自己刚才那个报价可能是偏高了。
不过对于他来说,一切的核心是要达成目的,花钱多少反而是次要的。
所以倒也没什么诸如“被坑了”之类的感觉,而是迅拿起纸笔,亲自开始记录罗格所说的这些要点。
作为沙乌地航天计划的负责人,他的大部分知识都是纯理论。
在这种情况下,华夏方面所透露出的任何一点消息,都有可能给他提供帮助。
一番颇为详细的说明之后,罗格看着正在奋笔疾书的苏尔坦,终于是长舒了一口气。
而待到后者停笔之后,刚才一直坐在旁边没有开口的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平建突然开口道:
“还有件事情我需要提前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