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里的姚梦娜回忆起了新婚之后那段略显疯狂的时光,不免俏脸一红,伸出小拳拳捶了一下常浩南的胸口:
“什么办正事……”
常浩南眼疾手快,一把抓住胸前的拳头,搁在手里轻轻揉捏,嘴上则继续打趣道:
“现在孩子马上出生,他们又要搞高音飞行测试,而且还是特地提前到今年上半年的……怎么好像每次咱们两个进入到关键阶段,美国人就会整出点动静来助兴……”
姚梦娜听罢,翻了个大大的白眼。
本想说常浩南的想法不着调,但毕竟挺着大肚子,难免什么事情都往孩子上去想。
所以原本吐槽的话都到了嘴边,却生生被咽了回去,接着低下头认认真真地开始分析:
“刚才新闻说是五月之前测试,那出生和满月应该是赶不上,但百天还真说不准……”
根据常浩南老家那边的习俗,婴儿出生一百天寓意长命百岁,是个比满月和周岁更隆重的日子,有些人家甚至会专门为此设宴款待亲友。
姚梦娜自然也入乡随俗。
看着博士学位的教授老婆如今竟掰手指头查数,常浩南一阵哭笑不得,不过倒也乐得让姚梦娜多关注一些这样的乐子,所以一边顺势伸出手,摸了摸对方的腹部,一边半开玩笑地继续道:
“要是真赶上了,那就当是美国人几亿美元给孩子放了个烟……”
姚梦娜撇撇嘴:
“不是……你这就已经默认人家要失败了?”
常浩南则一脸郑重地摇头:
“导弹测试这东西,要么炸目标,要么炸自己,总之肯定得炸点什么……”
第1315章突破岛链,抵近侦察!
也不知道是夫妻俩谁的嘴开过光,但总之,美国空军还真就把x51a的第一次飞行测试安排在了2oo7年4月2o号。
刚好是常浩南的女儿常启鹤出生后1oo天。
得知这一消息之后,常浩南对此只作出了一句评价:
“他们人还怪好的嘞……”
实际关于孩子的名字,还有一段小插曲。
受到诸多前辈和同事的经验所影响,姚梦娜早在怀孕期间就多次警告,绝不允许常浩南给孩子起名叫“常高”或者类似的名字。
这绝对不是孕期焦虑所导致的杞人忧天。
实际二人的一名同事就叫做林聚变,因为此人出生时,其父亲恰好刚刚参与了华夏第一枚氢弹的研工作……
好在常浩南并没有这种需要用一辈子时间去完成的执念项目,也就不需要用孩子的名字来纪念什么。
最后还是在杜义山的建议和周莉的拍板下,选择了常启鹤作为孩子的大名,寓意“启鹤飞腾云开阔,凌霄高远任翱翔”。
不过,相比于只是把此事当做一段小插曲的夫妻二人,x51a作为全世界第一种公开的武器化高音飞行器,其次测试还是吸引了相当多的目光。
2oo7年这会儿,互联网产业的规模和商业模式都逐渐开始成熟,也已经促成了一些类似后世热搜的推送算法。
相比于早年间以论坛为主的被动信息传递渠道,这类算法会把信息主动放在用户眼前。
很多原本只是被特定人群关注的话题,只要有足够的点击量和讨论度,就会被推广到更多人的眼前,从而形成正向反馈,获得更多点击和讨论,然后进入下一轮循环。
只是因为眼下还缺乏微博或是短视频这样足够轻量化的平台,所以只能通过搜索引擎或是网页导航之类的方式呈现。
但即便如此,对于传统媒体而言也属于降维打击一般的存在。
很多反应较快的电视栏目已经开始根据网络热度来制定主题,再通过资源优势请到一些专业人士,争取以内容深度取胜。
尽管这些嘉宾当中只有一部分是专家,而大多数只能算是“砖家”,但却并不影响人们对这一类节目的观看热情。
就连真能说一句“没有人比我更懂高音”的常浩南也不能免俗,在陪产假的这段时间里经常打开电视,看看外界是如何分析和评价这些跟自己手头项目有关的事情。
或许是因为这个爱好确实有点奇怪,不止一个人对此表达了不解。
其中也包括了趁着小启鹤出生和春节来临的双喜临门而到常浩南家祝贺的郑良群——
他把带来的礼品放到门口,还没走两步,就看到了电视屏幕上正播放着一档专门分析“一小时内打遍全球”可行性的晚间档军事节目。
然后不出所料地露出一脸震惊的表情,连眼睛都瞪大了。
愣了好一会儿才满是疑惑地开口:
“不是我说……地球上还有人能比你更清楚这事情可行不可行的?”
“嗐……就当是换个视角看问题嘛。”
常浩南则一边倒茶一边示意对方落座:
“万一能听见点新鲜东西呢,反正也不耗什么精力……”
其实他也专门思考过自己这个有些莫名其妙的爱好。
最后的结论是,大概相当于后世有些公众人物喜欢高强度自搜。
人之常情。
而郑良群则摇了摇头,半开玩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