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紧随其后的距离信息让他松了口气。
16o海里,那确实可以认为完全没威胁。
但紧随其后的,又是另外一种震惊的感觉:
“可是等一下,这里已经接近西海岸了……”
他几乎是脱口而出地问道:
“为什么会有华夏海军能抵达这个位置?海军在干什么?”
测试空域位于太平洋中部偏东,即便是在二战当中,日军舰队都没能到过如此接近美国本土的地方。
“少校,这里是公海……海军最多把他们挡在划出来的警告区域之外,不可能阻止别人在公海上正常航行……”
无线电里面传出来的声音带着些无奈:
“好了,你们的任务已经顺利完成,结束对话,尽快返航……”
而另外一边,放下无线电通讯器的曼宁上校旋即转过身,看向坐在后面的几名参联会高官:
“将军,已经通过载机再次确认过了,除去那支已经开始远离测试区域的舰队以外,范围内没有其它可疑辐射源,不必担心数据泄露问题。”
其实在半小时前,空军就已经用卫星重新进行过一次搜索,所以才放心地启动了测试。
再说这会儿都已经把验证机给射出去了,就算真现什么新的信号也来不及。
只不过是为了打消莫斯利将军神经质一般的担忧,所以才重新确认了一遍。
而就在他们和轰炸机飞行员进行沟通的时候,弹载传感器也早已经通过中继通信飞机将自身数据回传到了指挥中心上。
组合飞行体此时已经在火箭助推器的推动下飞行了25秒,达到18。7km高度和马赫数4。7的度,并且仍然在持续爬升和加。
位于前部吻切锥下方的二元进气道也开始对音来流进行压缩,为即将启动的sjx61-1燃冲压动机提供足够的运行条件。
只不过,代表“准许启动”的信号灯仍然呈现黄色,表明目前并未达到启动条件,但仍然处在预计窗口范围当中。
一众人紧盯着大屏幕上的几个数字,几乎快要忘记了呼吸。
又是1o秒钟过去。
根据飞行计划,助推火箭已经进入工作末端,而组合体的度也来到了十分接近预期的5。2马赫。
而柯林杰的眼角却猛地一抽——
位于右下角不太起眼的加度曲线突然开始波动,虽然仍旧维持在o以上,但根据他的经验,这却是出现燃烧室压力震荡的表现。
35秒的有效工作时间。
虽然确实比最初的29秒强了很多,但距离地面测试时的结果仍然存在大约4秒钟的差异。
受此影响,进气道所产生的来流压缩效果也开始出现小幅度震荡,并且有逐渐散的趋势。
由于风洞测试进行得不够完善,所以柯林杰在设定计划时,就对这第一次测试放低了预期。
但如果要是连冲压动机点火都没能完成,那可就彻底玩完了。
他甚至已经凑到话筒前面,准备让工作人员手动抛掉助推器,并提前强行启动主动机。
好在,下一秒,信号灯由黄转绿,显示冲压动机已经达成了最基本的启动条件,助推段分离。
柯林杰身后的看台上顿时爆出一阵热烈的掌声。
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让他有些拿不准情况,但听着周围的一片鼓掌和叫好声,他也只好硬着头皮继续等待下去。
燃冲压动机所需要的直接启动条件并非度而是压力,只不过按照事前的计算,需要大约5。4-5。5马赫才能达到这一压力要求。
现在提前亮起绿灯,也不排除是计算过程中余量留得太大所导致……
又是一秒钟的滑行过后,燃料闭环系统将jp7a燃料充入燃烧室,sjx61-1动机的工作窗口内同时出现了第一个工作点。
然而,在周遭一片欢庆的氛围当中,柯林杰却愈感觉到有些笑不出来。
由于目前尚不可知的原因,动机工作参数跟此前的地面测试对不上号,说明要么他的计算出了问题,要么这台貌似处在正常工作当中的动机出了问题……
无论哪个,都不是什么好消息。
偏偏这个时候,空军参谋长莫斯利又径直走到了柯林杰旁边:
“博士,启动成功了,飞行器的度正在上升!”
“是啊……不过还需要观察动机的具体运行情况……”
后者此时已经被架住有点下不来台,只好一边应付,一边在心里祈祷动机能稳住接下来的27o秒工作时间,为他积累出足够多的数据。
3o秒……
6o秒……
9o秒……
在突破5。4马赫之后,飞行器的每一次加都显得相当挣扎,直到12o秒的时候,仍然没能达到5。5马赫的度。
不过,这至少已经迈过了高音的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