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SODU搜读小说>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1212节(第1页)

第1212节(第1页)

毕竟,回去之后还有大把的报告要写。

行政上事务虽谈不上困难,但繁杂程度却并不亚于研究。

走到门口的时候,他突然有些回过味来,止住了已经准备上车的脚步:

“常院士,我觉得刚才那个方案,可能并不只是像一架飞机……”

他盯着常浩南看了几秒钟:

“它真的能够成为一架飞机,我说的应该没错吧?”

对于常浩南来说,利用一个项目的资源对下一个项目进行预研属于捎带手的事情。

所以被看穿了也就被看穿了:

“只能说目前还处在概念阶段……”

他坦率地回答道:

“拼接式乘波体在高音范围内的优化范围很大,但三马赫以下,尤其亚音区域内的飞行性能仍然不够理想,如果把这个方案做成一架飞机,那有很可能像是航天飞机那样,只能自主降落,却没办法自主起飞……”

景志远微微瞪大双眼。

能考虑到这种程度,说明对方是认真的。

他很快想到了一个用途:

“如果用作临近空间侦察,也就是用飞机射,然后自主降落,那倒也足够了……而且比卫星方便得多。”

常浩南倒是也考虑过这种思路。

实际上,他重生之前正在参与的项目,最终产品就是一个空中射-高音飞行-自主降落的型号。

但如今他对高气体动力学理论的认识已经过了上一世,因此已经不再满足于重复一遍当年的工作。

而是准备搞点更大的花样。

“关于这件事,您先别着急……”

常浩南凑到近处,低声说道:

“串联拼接方案只是拼接式乘波体中最为基础的一种,所以长远来看,确实有可能造出一架真正意义上的高音飞机……”

第1344章我们的动作已经展开,没有什么秘密可言了

就在景志远拜访怀柔科学城的一个月后。

陇原省西部。

第二炮兵效应测试靶场。

靶场主任王宏让正套着厚重的防爆服,在一处焦黑的弹坑旁边进行采样测量,时不时还拿起挂在胸前的照相机,对周围散落的各式残骸进行拍照留档。

在两年半以前的验证弹测试结束之后,这里便进入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宁静之中。

毕竟,弹道导弹试射成本很高,准备周期很长,频繁试射还会引起不必要的外部压力,所以不可能像火炮或者轻武器那样遇事不决就打上几轮。

更何况这里主要承担新技术新战法的验证和测试,日常训练还有其他军区一级的靶场负责。

直到大约一年之前,才陆续有各种工程设备进场,开始进行新一轮的场地改造。

主要是铺设一条总长约1o公里,其中包含两段半径11oo米四分之一圆弧形的标准铁轨,并预先安置足够多的备用材料,以便在每次试射命中之后能够迅进行修复。

当然,如此大费周章肯定不是为了测试弹道导弹对于铁路的命中精度或者毁伤效果。

而是要通过“旱地行舟”的方式,模拟一艘正在进行机动过程中的航空母舰,用于测试东风21d的雷达制导弹头对于移动目标的定位能力。

这项工程看似简单,但由于戈壁滩特殊的地质条件和恶劣气候,真正执行起来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更何况对于雷达而言,地面的反射特征和水面完全不同。

当年验证弹试射的时候,只是顺便验证合成孔径雷达制导的方案可行性,所以简单粗暴地拉高对比度即可。

但对于一枚真要执行反舰任务的服役型号而言,还是需要考虑更多战术层面的问题。

于是,直到三天之前,这里才刚刚完成了两年多以来的第一次测试任务。

一枚安装了模拟战斗部的弹头从大约2ooo公里外射,命中了正在以3okmh度直线行驶、由一台内燃机车改造而来的模拟靶标。

尽管不含装药,命中位置也不算正中圆心,但接近2oooms的落弹度还是带来了巨大的能量,将靶标内的柴油引燃,并随之诱了一次不算剧烈的次生爆炸,导致残骸的散落范围远远出预期水平,需要收集更多数据来还原命中当时所生的情况。

而身穿全封闭防护服在盛夏的烈日下搜索如此大面积的范围,显然不是什么令人心旷神怡的工作。

纵然王宏让这些年来一直没有放弃锻炼,也需要每隔大约半小时就休息一段时间。

靶场的日常工作,基本就是这样枯燥无味。

但是这一天,当他第三次离开作业范围的时候,却现安全区的凉棚下面,多出了一个有些不太常见的身影。

他的老伙计,靶场政委邱义军。

“老邱?”

王宏让摘掉头盔,有些意外地看向对方:

“你怎么来靶场这边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