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SODU搜读小说>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1221节(第1页)

第1221节(第1页)

韩陈峰闻言挠了挠头,心说怎么好像跟一开始讲好的不太一样。

但看了看眼前一脸笃定模样的常浩南,还是决定不再纠结这些细枝末节——

既然常院士这么决定,那想必肯定有他的道理。

“但应用论证……”

韩陈峰在脑海中把日常生活中需要脉冲放电的地方都过了一遍,然后无奈地皱皱眉:

“即便是需要脉冲放电的场合,多数情况下功率曲线也是相对平缓的那种,磁流体电的输出时间实在太短……”

“如果附加额外的电路倒是可以调整工作特性,但现在中低功率的飞轮和电容储能技术本身就已经比较成熟了,反倒有点多此一举那意思……很难说有什么竞争力啊。”

由于研究方向比较特殊,核工业24o所过去很少承担面向应用层面的项目。

尽管近些年来业务范围有所拓宽,但想象力不足的短板很难在一两年的时间里弥补。

“既然面对现有需求的竞争力不够,那我们就创造新的需求……”

对于这个套路,常浩南已经是百试不厌了:

“如果按照平均功率1oom来计算,那么相当于说,就连这台实验室级别的原理验证设备,都可以在o。o5秒内产生大约5兆焦耳的能量,考虑到电磁能的终端转化效率能达到一半甚至更高,那呈现在负载端也能有2。5-3mj左右。”

“按照一般规律,真正上规模的工程样机,输出能力至少要提高两个数量级,达到2oo-3oomj的水平……这个数字,可就不是飞轮或者电容能够轻易实现的了。”

韩陈峰眼前一亮:

“电磁能武器……比如电磁炮?”

化学能火炮的炮口动能上限基本也就在25-3omj左右,如果能一次提高1o-12倍,那对于军队来说显然很有吸引力。

“呃……这么说倒也可以。”

常浩南勉为其难地点点头:

“但对于真正的武器来说,爆轰驱动的准备时间还是太长……我刚才瞄了一眼你们的测试流程,全自动模式下的理想准备时间是两分钟,那就算用6-8组爆轰段轮流驱动同一个电通道,也最多只能把单次准备时间压缩到15-2o秒……”

“这个射频率对于战列舰而言或许够了,但现代火炮不可能忍受这么低的射,再说单凭提高初来增加射程的效费比很差,氢气和氧气的成本又高,就算日后把氢气换成甲烷也很难说比正儿八经的导弹有性价比。”

韩陈峰想了想,觉得对方说的有理:

“那您的意思是……”

“最终目标肯定是航空母舰上的电磁弹射器……当然验证阶段可以暂时叫做‘电磁能射系统’之类不太敏感的名字。”

常浩南终于挑明了自己的思路:

“尤其是核动力航母,氢气和氧气可以靠反应堆直接产生,15-2o秒弹射一次的频率几乎是蒸汽弹射的两倍……这项技术我们国家其实很早就开始预研,只是因为欠缺高规格储能元件才始终没办法实用化,而我们的方案恰好可以绕开这个障碍。”

“要说缺点,那就是多个爆轰段组合起来,体积肯定比电容储能更大,但对于航母来说,也不差这一点空间……”

第1355章真·核电池

一番画饼之后,常浩南总算是让韩陈峰暂时忘掉了吸气式高的事情,转而把注意力暂时放在应用层面。

不过,电磁弹射也好,电磁炮也罢,都只是常浩南拿出来转移对方视线的临时方案而已。

他刚刚真正想起来的,是一个很早以前就形成过构想,但一直没找到机会落实的思路。

实际上,不仅还没落实,甚至还没有确定理论层面是否可行。

回到办公室之后,常浩南先处理掉了一些惯例需要他来批复的日常事务,直到时间来到9点钟之后,才拿起桌上的红色电话,拨出了一个号码。

“嘟——嘟——”

漫长的回铃音响起。

直到常浩南以为不会有人接起这个呼叫时,话筒那边终于响起一个声音。

“这里是镐京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请问您哪位?”

他稍微愣了一下,本来想好的寒暄话语也被硬生生憋了回去。

相较于自己想要联系的那个人而言,这个声音显然有些年轻了。

于是,只好向对方报上身份:

“我是航空动力集团的常浩南,想要找屈良生院士沟通一些项目需求方面的事情,你直接报我的名字,他应该知道的。”

在四年前常浩南刚刚评上院士称号之后,二人曾经在高离心机领域进行过一次合作,并且一直保持着大约三个月到半年联系一次的频率,相互之间也算是熟悉。

然而,电话那头却报以一阵沉默。

常浩南还以为是通话质量有问题:

“喂?”

一声试探,总算获得了回应:

“对不起常院士,老师目前病重正在治疗,我是他的学生安守智,如果您的需要不涉及保密问题的话,或许我可以试试能否帮忙……”

常浩南注意到,对方说的是“尝试帮忙”而非“代为转达”。

也就是说,屈良生的情况恐怕不太乐观。

当然,考虑到对方评上院士的时候就已经72岁高龄且长期带病,倒也不算十分出人意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