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SODU搜读小说>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1223节(第2页)

第1223节(第2页)

常浩南突然露出了一个释怀的笑容——

十年前他刚重生,还是站着如喽啰的那会儿,也是这样通过蹭别人项目的资源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如今的场面几乎如同当时的复刻,只不过他已经成了被人蹭资源的那个。

甚至还是被一位院士蹭资源。

当然,他倒是不反感这种情况,于是干脆主动说道:

“在较高的工作温度下,金属材料会出现蠕变行为导致强度降低,而且这种行为通常是不可预测的……所以单靠金属材料,哪怕是耐高温能力比较强的镍基合金,也很难长时间承受2oook或者更高的环境,还需要配合隔热涂层,以及部分主动冷却手段……”

“不过彭院士您也不必担心,这些技术对我们来说虽然不算现成的,但也可以在涡轮叶片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再应用到你们的高温气冷堆项目上。”

能混到院士境界的科研人员,除了水平、资历和关系网到位以外,脸皮厚度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因此,在被常浩南点破真正意图之后,彭觉先脸不红心不跳,如同没事人一样跟对方握了握手:

“那么……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第1358章黄水……战列舰?

常浩南和彭觉先都是各自研团队的掌舵人,手头又有一时间放不下的其它项目,自然不可能事无巨细全都确定下来。

二者只需要定下一个合作的主基调,剩下的细则自然有具体负责的人去处理。

因此,在送后者离开之前,他直接把韩陈峰的联系方式留给了对方:

“具体事宜,可以跟直接负责磁流体电研究的韩陈峰同志沟通。”

说罢又担心韩陈峰这个名字不太有说服力,于是特地补充道:

“刚才那套原理验证设备,除了理论设想是我提出来的以外,剩下都是韩研究员完成的,从无到有总共只用了一年时间……”

果然,彭觉先顿时露出重视的表情,从常浩南手中接过名片,正反面分别瞄了一眼,然后抬头思索片刻:

“哦……我想起来了,是24o所的所长对吧?”

常浩南一愣,旋即意识到,虽说核工业集团与核建设集团早已经分家,但韩陈峰毕竟也是二三十年工作经验的老工程师了,过去又负责铀矿勘探和利用,彭觉先听说过倒也正常。

“对,你们认识的话那就更好了,日后合作起来也方便不少……”

彭觉先收起名片:

“谈不上认识……算是有过一面之缘。”

或许是注意到常浩南的眼神中有些好奇,又紧接着解释道:

“常院士您应该知道,我早年间是负责聚变武器研的……96年最后一次核试验之后这方面需求减少,那会儿我还没戴上院士帽子,所以为了给团队拉经费,给海军出过一个水可移动电平台的概念方案,当时小韩也在论证团队里面。”

这段往事无论在对方的个人主页还是安守智的介绍中都没有出现过,甚至包括这个项目本身,常浩南此前都从未有所耳闻。

“海军还搞过可移动电平台?”

在他的印象里,上一世华夏拿出类似的设想已经是2o2o年左右,并且也是由电力部门主导的。

彭觉先点点头:

“原计划是作为水面核动力舰艇的技术验证平台,只是后来现动力堆和电力堆之间的区别还是太大了……比潜艇堆和舰用堆之间的区别还大,就算搞出来也没办法直接移植到船上用,加上那会儿军队的经费本来也紧张,而且几乎都用在普通水面舰艇的更新换代上面,最后只弄出个概念就不了了之了……”

“这个项目其实密级不高,但因为完全没有下文……至少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所以知道的人不多,基本就限于部分当事者。”

常浩南瞬间了然:

“原来如此……”

关于这类“军队在困难时期进行的有益探索”,每个军兵种都有很多或是大胆或是奇怪的脑洞。

受到资源或是可行性的限制,最终只有很少一部分转化成了实际成果。

没听过很正常。

旋即又突然意识到了另一个问题:

“那岂不是说,韩研究员在海军那边会认识一些人?”

本来常浩南还寻思着,怎么写封信才能既有效又体面地把韩陈峰给推荐到海军那边去,但现在看来似乎不用多费心思了……

面对这个有些出人意料的问题,彭觉先犹豫了一下:

“我不是很确定……但当时主持那项概念论证的,正好是如今海军装备部的一把手李江,他们或许可能认识。”

……

巧合的是,正当二人聊起这件事的同时。

韩陈峰就在海军装备部和李江见面。

实际上,昨天常浩南提到那个“利用等离子体电驱动电磁能射过程”的设想之后,他之所以第一时间就想到电磁炮,也正是因为李江的缘故——

海军心心念念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对陆火力支援武器已经很久了,只不过诸多尝试都并没能最终落实下来。

而等离子体电虽然有着准备时间偏长的缺点,但那是按照2oo-3oomj的离谱指标来算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