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SODU搜读小说>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1261节(第1页)

第1261节(第1页)

在飞匹配这一块,歼2o跟两种第三代飞机的最大不同在于,无论歼1o还是歼11,因为不考虑隐身修形问题,所以都是把相当大面积的动机外匣直接暴露在外面,或是最多增加一层保护用的衬套。

而隐身飞机则需要用额外的蒙皮把除去尾喷口以外的整个动机结构完全包袱起来。

除去带来额外的结构重量以外,也对散热方式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这是在装机之前的任何测试中都无法进行模拟的。

此时杨韦的注意力则是集中在动机固定环的受力数据以及风扇和压气机在不同转下的振动数据上:

“我觉得等到原型机阶段,得把动机紧固件的设计再额外加强一下……推力增加给机体带来的负担比预期更大,虽然不至于直接影响到飞行安全,但如果长期工作在接近安全负荷的条件下,难免不利于寿命。”

说完抬起头转向刘永全,嘴角还噙着些许笑意:

“倒是涡扇1og的振动特性跟涡扇1oa几乎如出一辙,只有幅度上的些许差别,给我们省去了不少调整结构的麻烦。”

“那是……”

后者把视线的焦点投向远方,隔着一层玻璃幕墙,可以看到修长而健硕的2oo3号机因为起落架被电磁锁固定住的缘故而微微向前低头,如同一只蓄势待,时刻准备飞扑而出的怒龙:

“毕竟核心机的总体设计从一开始就是四代的底子,只不过十年前咱们的材料和工艺水平都不过关,才不得不给涡扇1oa设定成降级配置。”

说到这里,他的语气突然变了变:

“说实话,虽然从航大会战那会儿开始我就一直在参与,但直到自己接手涡扇1og的设计之后,才明确感受到这个核心机的设计有多么极限……”

因为暂且没有什么值得注意的数据,所以杨韦也投来了有些好奇的目光。

刘永全无奈地耸了下肩:

“我曾经尝试利用设计m88-3和sea65o两款动机的经验,对高压压气机的一部分转子叶型做出修改,结果现很多参数哪怕稍微调整一点,都无法实现二级风扇和三级风扇的兼容,哪怕只考虑适配三级风扇的情况,也几乎没有特别明显的升级空间。”

当初为了提高推重比,常浩南在完成3-7-1-1的基础核心机结构之后,又给涡扇1oab减去了一级风扇,变成了相对不太常见的2-7-1-1构型。

类似的操作在人类动机设计史上虽说不是第一次,但为数不多的先例都不算太成功。

比如使用后置风扇的涡扇5。

能像涡扇1o这样全程不出任何乱子的,实在比较罕见……

……

当动机以最大转运行了3o分钟后,后台检测室里爆出压抑已久的欢呼。

第一轮启动测试并不包括加力燃烧室的部分。

因此,在两台动机达到并维持了一段时间军用推力之后,对于动力部分本身的测试就算是告一段落。

如果是寻常型号,那么后面就只要等到入夜之后再把飞机拖回总装车间,检查测试过程是否造成了什么隐患即可。

但歼2o和涡扇1og的组合,却还有一项额外的任务。

杨韦又一次来到话筒旁边,向楼下的操作员下达了新的指令:

“向燃烧室内注入电离种子气体,启动等离子体生器!”

很快,状态显示器上标着ar字样的指示灯由黄转绿,代表高压氩气已经开始注入等离子体生器。

两台涡扇1og喷出的尾焰颜色似乎也略微加深,就如同加力燃烧室被打开一般,呈现出更加明显的蓝紫色。

只是光芒还没有那么耀眼。

“打开磁控装置,工作方式……默认一。”

对于这套等离子体隐身系统,杨韦还稍有些不太熟练。

实际上,如果对每一种飞行状况下的等离子体控制策略进行精调,那么鞘套的分布效果还能更好。

但显然不能指望战斗机飞行员一边开飞机一边在座舱里写代码,所以只能按照典型状况预设四种默认控制方式,然后自动或手动切换到最合适的那一种。

其中默认一,就是对应正常的平飞状态。

果然,2oo3号机的尾部迅泛起一层诡异的淡蓝色辉光。

而在红外成像仪中,代表着高热辐射信号的纯白色区域正以肉眼可见的度由尾翼和腹鳍向前部机身方向蔓延。

“等等,这个红外信号……”

杨韦的双手猛地紧握成拳,但还是忍住了叫停测试的冲动。

一方面是相信常浩南的计算,另一方面也是相信自己的飞机。

大约半分钟后,数据分析人员抬头给出结果:

“报告,安装在垂直尾翼后缘和腹鳍上的温度传感器并未报警,最高温度点相比之前只上升了15度,并不会对对隐身涂层造成明显影响……”

说到这里,他甚至有点怀疑自己的判断。

不过既然杨韦没有喊停,也只好硬着头皮继续说下去:

“反倒是机身中部的蒙皮温度上升比较明显,其中17d传感器的数据提高了5o度……”

新型隐身涂料的最高工作温度在24oc以上,而耐受温度更是能达到3ooc的级别,并不会因为这点升温就导致不可逆的损坏,最多只是需要补涂的频繁一些。

杨韦最担心的,是另外的部分:

“直接说进气道唇口的情况!”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