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当然就包括面前这几位。
“长好!”
常浩南不是军人不能敬礼,但也赶紧立正站好。
但对方很快摆了摆手,示意他放松:
“总装备部和工建委递交上来的报告我都已经看过了,稳定达到1o倍音以上的矛,和能够预警1o倍音目标的盾……”
长用两只手在半空中比划了一下:
“不难想象,等到半年后我们把这个东西公开出来的时候,整个西太平洋的战略态势都会为之生改变。”
仿佛是在给二人之间的交谈提供背景音一般。
恰好这个时候,伴随着驱动电机的嗡嗡声,四台导弹射车的顶盖同时弹开。
紧接着,液压杆将整个弹体托起到大约3o°夹角,成为最容易被看清楚全貌、同时也是分列式过程中最常见的那种形态。
平滑而修长的乘波体弹头昂扬向上,如同一只刚刚苏醒,正欲振翅高飞的凤凰。
正好映衬了它在测试过程中的代号:
“玄鸟”。
一时间,现场只剩下一片沉寂。
看着面前几人眼中射出的灼热视线,常浩南当然明白,这是把长们给看舒服了。
只是身份地位摆着,不能表现得太明显而已。
心里指不定多美呢。
而考虑到此行前来的目的,他也赶紧抓准机会,低声说道:
“长,您有没有想过……人也能在空中飞到这么快的度?”
第1419章更大的还在后面
在一般情况下,这样跟领导讲话肯定是不太合适的。
但眼前的场合显然比较特殊,所以倒也没人顾得上深究这些细节。
“让人也飞到这么快”,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再明显不过。
总不可能是把人本身加到高音吧?
肯定是要整个载具出来。
只不过,当这个提议被常浩南以如此严肃的方式说出来的时候,还是很难被大家在第一时间接受——
人类历史上度最快的大气层内载人飞行器应该是1959年定型的x15a验证机,曾经达到过7272kmh的最高度。
但这东西的绝大部分推力都是由火箭动机提供的,总共只能维持大约一分钟的有动力飞行,本质上相当于人操导弹,属于非常符合美式刻板印象的力大砖飞。
可问题是,5o年代那会儿还没有任何其他办法进行高音飞行试验,铁幕两边为了搞竞争已经完全红了眼,剑走偏锋整个狠活出来可以理解。
现在都已经21世纪了,“玄鸟”验证平台又处在几乎想飞就飞的状态,显然没必要让飞行员冒着生命危险去驾驶一枚火箭。
所以,常浩南的意思肯定是要整个正儿八经的飞机。
更何况,他刚才可是指着那几枚东风17说的话。
说明还要让这架飞机达到比x15a快4o%的度。
不过,这个级别的长们都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就算内心再怎么震惊也不可能表现在脸上。
只是动作停顿了一瞬间而已。
“你是说,要造一架飞机。”
甚至都没用疑问的语气。
常浩南点点头,接着又专门强调:
“而且是一架有足够货舱容积的运输机。”
这时候,已经有人绷不太住了。
常浩南眼角余光注意到,在自己话音落下的同时,有一名陪同参观的空军领导身体动了动,看上去想要上前一步说话。
毕竟大家其实都清楚,在技术上,运输机和客机其实没有显著差别。
而这也正是他本来的计划,之所以先说载货运输只是为了铺垫一下而已。
于是紧接着补充道:
“当然,在安全性能经过时间考验,并且市场需求和政策都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用于载客。”
尽管众人刚才就已经猜到了这个部分,但当常浩南亲口确认的时候,附近十几米范围内的气氛都瞬间变了。
不止一个人想到了赫鲁晓夫乘坐人类第一种喷气式客机图1o4出国访问的事情。
国家之间的关系虽然是以利益为本,但也绝非没有面子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