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SODU搜读小说>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1307节(第1页)

第1307节(第1页)

这句凡尔赛程度拉满的话如果让大洋彼岸的柯林杰先生听到,恐怕会当场气到吐血。

但此时现场的三个人却似乎毫无心态波动,似乎“推力过剩”已经是个被所有人接受的常识了……

“单从技术验证型号的角度来看可以。”

常浩南站起身,在控制台前来回溜达了两圈,然后才转折道:

“但我前些天跟几位军种领导聊起来的时候,听他们的意思是准备把高音武器扩展到多个平台上……”

按照领导们的说法,自从两弹一星工程之后,再没有任何一种武器装备能像东风17一样,如此立竿见影地改善华夏的国际话语权——

在阅兵式结束之后的短短一周时间里,很多尚处在僵持当中的合作项目或是多边协议都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达成,原本面临的诸多外部阻力无影无踪,几位长几乎是连轴转地出席了总共几十场各式国际会议,签字签得手都酸……

不过,滑翔式高因为对释放初度和高度存在要求,所以基本只能以弹道导弹作为射载体,排除几乎不可能使用的洲际导弹以外,像东风17这样的战术型号终究只能威慑到本土周边的区域,对于距离更远的目标威慑能力不足。

因此,食髓知味的军队用户迫切需要扩展后续吸气式高音武器的使用灵活性,以便到更远的地方去跟别人讲讲道理。

而远程投送战术武器的平台说穿了无非就是三种——

驱逐舰、潜艇和航空母舰。

“这样一来,就不仅要让轰炸机能够携带,还要考虑大型水面舰艇的垂直射系统、潜艇的鱼雷射管,甚至歼11这类战术飞机的机腹重载挂点。”

常浩南总结道:

“高效宽域运行唯一可行的方案可能是多设计点燃烧室,配合精准的燃料喷注与混合设计,控制释热区的移动、热量分配比例以及尾喷管膨胀比,拿出一个宽域高效和物理尺寸折中的解决方案。”

刑牧春也听懂了其中的言外之意,只是对于这样一步到位的计划不太放心:

“这对于激波系统的检测和控制精度可是个前所未有的挑战……至少比滑翔式高的需求要严苛很多。”

在相互之间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太平洋两岸的高音研人员,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同一个具体问题上。

而区别在于,华夏这边已经通过东风17项目的成功进入了良性循环。

“我的想法是。”

常浩南从旁边的桌上扯过一张纸,随手画了个冲压进气道和燃烧室的结构示意图:

“在隔离段内设置的相距一定间隔的静压传感器阵列,每次探测的压力与每个传感器的临界低支持压力的参考电平作比较,如果某个传感器的读数高于传感器的参考值,说明激波系统处在占据同一位置的传感器的前方。”

“当然,因为传感器不可能布置无限多个,所以我们还需要进行大量风洞测试,通过插值法来增加这个激波寻位系统的保真度。”

一直没说话的姜宗霖此时搓了搓手,露出了不好说是兴奋还是担忧的表情:

“这个过程需要的测试次数,恐怕要比上一个阶段多出一个数量级左右,而且因为吸气式高主要在4okm以下的大气层中飞行,对于风洞总温的要求也比滑翔式更高……”

简单来说,就是要烧钱。

烧掉比之前几年多得多的钱。

“研究资源方面不用担心。”

然而,常浩南几乎不假思索地保证:

“因为东风17所产生的利好影响,上级已经答应,从明年开始给我们一笔额外的专项拨款,足够支持比现在更高的风洞测试频率,以及……”

他故意拖了个长音,让姜宗霖的心里有些痒痒:

“以及一台全新的、更高总温级别的高风洞!”

第1459章突破热力壅塞

实际在jf14建成并投入使用之后,关于更新一代高风洞的开工作就已经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只不过,物理所的大多数资金和人员,甚至包括负责风洞建设的姜宗霖本人在内都被常浩南“挪作他用”,所以后续代号为jf-ng的研制任务只能由于鸿儒院士牵头执行。

作为师从郭永怀先生的华夏第一代风洞专家,于老院士的能力和经验自然没得说,但毕竟是个跟杜义山一辈的老人,即便再怎么有挥余热的意愿,生理规律也决定了精力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不上年青一代。

更何况,jf14已经达到了爆轰驱动激波风洞的性能极限,因此新风洞不可能是简单放大的产物,还需要更加优化的高流场、更高精度的极端环境测量、更高强度的驱动方式……

而这些都需要华夏技术实力的整体提升才能实现,绝非物理所或者科学院的一己之功。

总之,直到眼下的2oo9年末,新风洞都还处在图上设计阶段,纵然上级已经承诺增加投入,但工程上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

因此,至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常浩南仍然需要基于现有设备对吸气式高音飞行器展开设计和测试。

好在jf14与目标参数之间的差距不大,常浩南也不可能马上就凭空变出一个完整的整机方案。

一切,都得从头开始……

……

怀柔科学城的夜晚从来不会真正黑暗。

即便时间已经到了凌晨三点,jf14风洞实验室内依然灯火通明。

常浩南站在主控台前,目光死死盯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字,虽然脸上的表情如同平常一样平静,但手指却无意识地轻轻敲击着腕上手表的水晶表镜。

这是内心活动剧烈的表现。

他的身后,二十多名研究人员各自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紧绷的期待。

“常院士,所有系统已完成最终检查,随时可以开始测试。”

刑牧春走到常浩南身边,递上一份电子报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