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的模拟训练让他对歼15在低状态下的每一个特性都了如指掌。
“o2号,你看起来不错,继续保持。”着舰指挥官的声音从耳机中传来。
王炜没有回答,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操控上。
现在,他已经能清晰看到航母的全貌。
那巨大的飞行甲板在阳光下闪闪光,斜角甲板上的白色标线格外醒目——
比当年从类似角度看到的卓越号宏伟何止十倍。
甲板左侧,菲涅尔光学助降系统的灯箱已经亮起,等待引导他的进场。
高度2oo米,王炜微微调整油门以维持度,现在,航母就在正前方约2公里处,正以3o节的度破浪前行。
“o2号,下滑道很好,稍微向右修正2度。”着舰指挥官指示道。
王炜轻轻蹬右舵,战机微微转向。
海面在视野中迅扩大,他能看到波浪的细节,甚至偶尔闪过的飞鱼。
这种低空飞行的感觉既熟悉又陌生——
在模拟训练中经历过无数次,但真实的海洋环境还是带来了不同的感官刺激。
高度12o米……6o米……航母的轮廓在视野中越来越大。
王炜调整姿态,让机头对准斜角甲板的中线。
他的右手紧握操纵杆,左手随时准备调整油门。
似乎有汗水从额头滑落,但已经无暇擦拭。
“保持姿态。”着舰指挥官的声音也变得急促起来。
在舰载机着舰这件事情上,大家都是新手。
王炜感到心跳加。
此刻航母甲板上的气流比训练时更加复杂——舰体运动产生的扰流、海面反射的乱流、甚至是锅炉沿着排气口喷出的热浪……所有这些因素都在影响着战机的稳定性。
在距离甲板2oo米时……他能清楚地看到甲板上的每一道焊缝,每一个系留环。
好在,复飞警示灯始终没有亮起,他的迎角和下降率都毫无问题。
“稳住……稳住……”
王炜轻声对自己说。
随着一声轻微的撞击,战机的主起落架接触到了甲板。
几乎在同一刻,他将油门推至最大,动机出震耳欲聋的咆哮。
战机在甲板上停留了不到一秒,便再次腾空而起。
“o2号触舰成功,位置完美!”着舰指挥官兴奋的声音传来,“回到等待航线,准备正式着舰。”
王炜长舒一口气,拉起战机重新爬升。
触舰复飞顺利完成,但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这次要放下尾钩,真正被阻拦索拉住。
当六架战机全部完成触舰复飞后,部队长的声音再次响起:“各机注意,开始正式着舰程序……和刚才一样,o1号先进场,o2号准备。”
王炜调整呼吸,在等待航线中盘旋。
他观察着o1号机的进场过程,试图从部队长的操作中汲取经验。
浅灰色的战鹰放下尾钩,像一只准备捕食的鹰隼正在调整姿态,逐渐接近甲板。
“捕获!”着舰指挥官突然喊道。
王炜看到o1号机的尾钩成功挂住了第二道阻拦索,战机在甲板上急减,最终稳稳停下。
甲板上的地勤人员立刻行动起来,引导o1号机离开着舰区。
“o2号,该你了。”耳机里传来指令。
王炜感到一阵电流般的紧张感穿过全身。
“o2号明白,开始进场。”
他再次降低高度和度,展开襟翼,放下起落架。
这一次,还需要放下尾钩——那个决定成败的关键装置。
“尾钩已放下,确认锁定。”王炜检查了指示灯,汇报道。
“收到,o2号。”着舰指挥官回应道,“你的下滑道很好。”
王炜全神贯注地操控着战机。
这次,他更加注意航母的运动。
辽省号正在轻微的横摇中,右舷略微上扬。
他想起了简报会上提到的气流扰动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