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几名飞行员更是轮番开口,把飞机和动机全都夸了个遍——
这些称赞绝对自内心,但考虑到众人此时的心情,在表达方面难免有些过于热情。
以至于让两位设计师同志都有些招架不住。
“同志们,同志们,先等一等。”
趁着某个没人出声的当口,罗洋赶紧抬手制止了大家的言:
“听到你们如此高的评价,我们作为技术人员当然非常欣慰,但还是希望能听到一些更有针对性的反馈……”
众人闻言面面相觑。
最后,还是王炜开口道:
“我们飞行员这边确实没什么不满意的地方,非要说的话……”
他稍作停顿,然后继续道:
“在地面模拟阶段,指挥调度部门和弹药部门都反馈过,往歼15的28号挂点挂载霹雳12或者霹雳13这些体积较大的空空弹时,操作会比较繁琐……”
作为一架干重就过了15吨的重型机,歼15在正常状况下的翼展实在太大,为了减小停放时的占用面积,飞机机翼的折叠位置设计得非常靠内,导致最常用于挂载中距弹的两个挂架跟翼尖挂架一样,位于外侧的折叠段上。
像霹雳8或者霹雳1o这样轻巧的格斗弹还好,体量稍微大一些的弹药,就只能先把折叠机翼展开再进行挂载。
这意味着飞机无法在机库或是停机位上完成弹药准备,而需要到起飞准备区之后再进行挂弹,无形中延长了起飞之前的反应时间。
“这个问题,我们之前就听地勤同志们反馈过。”罗洋回答道,“不过,歼15的物理尺寸没办法改变,在当前航空母舰机库面积本就偏小的情况下,肯定要优先保证载机量和升降机的转运能力。”
说着从公文包里拿出一叠图纸:“不过,我们倒是有一个退而求其次的解决方案。”
他将图纸铺在桌上,展示了一种三联挂架的设计。
相比于给歼1oe配套、仅用于多带一枚空空弹的y型挂架,更接近f15使用的t型复合挂架。
“这样可以在不影响机翼最内侧挂点重载能力的前提下,再额外挂载两枚空空弹,解放那两个别扭的外侧挂点——甚至包括翼尖挂架。虽然会增加一些阻力,但在执行进攻任务时效率会大大提高。”
王炜仔细研究着图纸,不时点头。
这种务实的态度正是他希望看到的——问题总是存在,但只要有解决的意愿和方法,就没什么可怕的。
当然,滑跃起飞能够携带的弹药实在有限,所谓“维持重载能力”最多也就是两枚鹰击83k反舰导弹,或者两枚5ookg制导炸弹而已。
但在未来的弹射型航空母舰上,这个配置的价值注定很大。
讨论持续了近一个小时,直到部队长推门而入。
“各位,讨论时间结束,我们得先去补充一些能量,然后休息几个小时,下午还有另外一半任务需要完成。”
第1513章“走你!”
三小时后。
王炜站在飞行简报室的电子钟前,看着数字从14:59跳到15:oo。
他活动了一下肩膀,感觉肌肉已经恢复了最佳状态。
窗外,辽省号的甲板反射着刺眼的阳光,海风比上午更加猛烈了一些。
“时间到了,同志们。”戴明盟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去换装吧,十五分钟后在飞行甲板集合。”
飞行员们迅行动起来。王炜走向自己的储物柜,取出抗荷服和飞行头盔,像早上在兴城基地时那样仔细检查,然后穿戴整齐。
当他走出更衣室时,其他五名飞行员已经陆续到达甲板。
戴明盟正与起飞指挥官钟兴泉站在甲板边缘交谈,手里拿着一份文件——
“重量清单”,起飞之前必不可少的交接内容。
王炜走近时,正好听到他们在讨论起飞顺序。
“舰载航空兵第一团第一中队……”
“预计开始起飞时间1545,机号o1-o6……”
“按照机号顺序起飞……”
“基本重量19吨、燃油重量4。5吨、无挂载、起飞重量23。5吨……”
“……”
戴明盟将文件内容逐一向对方汇报。
钟兴泉点点头,接过文件仔细查看。
他需要核对所有出击飞机的机号,同时从气象部门获得实时的气象数据。
如果是一艘弹射起飞的航空母舰,那么还要进行一轮额外的信息校验,以便正确设定弹射器的拉力。
但在辽省号上,可以暂且省去后面的一系列流程。
王炜走到两人身边,敬了个礼:“部队长同志,o2号机准备就绪。”
戴明盟回礼后,将手中的一张纸递给王炜:“这是你的起飞状态清单,确认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