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SODU搜读小说>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1375节(第2页)

第1375节(第2页)

“畸变太严重了,”栗亚波皱眉,“完全对不上……就算选择几个归零点勉强做一下拉伸,结果也会完全失去可靠性。”

房间里再次安静下来。

“要不……试试用算法校正apt数据……试着拟合一下?”

栗亚波满怀希冀地看向旁边的常浩南。

在他眼中,自家老板在算法领域的能力堪称一绝,曾经无数次化腐朽为神奇。

然而这一次,常浩南却摇了摇头:

“难……两种设备不同,样品制备工艺不同,测量顺序也不同……四维坐标系都不一样,事后校正就像隔山打牛,误差只会越纠越大……”

说到这里,他突然顿住。

很快,一个新的念头破茧而出!

“除非……”常浩南深吸一口气,“除非能把透射电镜和原子探针,集成到一台设备里……”

“啊?”

栗亚波也不是显微结构表征领域的专家,听见这个提议直接就是一个懵。

“在透射电镜下完成高分辨结构成像后,原位,就在同一个样品、同一个位置、同一个坐标系下,直接进行原子探针层析。”常浩南在屏幕上比划着,“这样就能用tem清晰的晶格图像作为地图,去校正apt三维重构的局部畸变,输出一个空间完美匹配的叠加结果!”

栗亚波已经习惯了这种知识流过大脑皮层的感觉,他很快忽略了自己不懂的细节部分,快思考着技术路径的可行性:

“但工程上……”他面露难色,“咱们实验室现有的tem和apt都是进口的……国产tem刚起步,就那么几个型号,分辨率也不够顶尖,至于三维原子探针……国内根本还没有商品化型号,上哪去定制这样一台级设备?”

显微结构表征领域的四大巨头有三个来自北美,一个来自日本。

因此,尽管瓦森纳协议早在十几年前就名存实亡,但华夏方面一直以来也只能拿到产品,却很难触及到核心技术,研究起步也相对较晚。

“设备不是问题!”常浩南斩钉截铁,“虽然负折射材料的研究本身是绝密,但这台设备其实没那么敏感……”

第1541章领先一个身位的可能

有了这句话,栗亚波的思路也开阔起来:“那就可以先论证方案,抢占专利高地,只要有了专利做筹码,找fei、jeo1这些巨头合作开应该都没问题……”

常浩南点头:

“不过,你我对精密仪器设计是门外汉,这事要想在短时间内解决,恐怕还得找人合作才行……”

他瞄了眼屏幕右下角的时间,这会儿已经是午夜时分,再给谁打电话都不太合适。

思索片刻之后,他还是选择给华夏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的饶志和院士了个邮件。

本来,今天的工作应该就到此为止了。

但就在常浩南上楼到办公室换衣服的时候,桌上的红色电话却突然响了起来。

会在这个时间打来的,几乎只有可能是饶志和。

电话接通之后,那边果然传来了一个苍老,但沉着的声音:

“常院士,我刚刚准备休息,刚好看见你的邮件。”

常浩南见状也不卖关子,直接开门见山,“饶院士,我这有一个保底一个亿级别的项目,需要您推荐一位电子成像领域的学者合作。”

电话那头的饶志和差点一口唾沫把自己呛到,过了好一会儿才缓过来,语气中透着十足的茫然:“一个亿?什么项目?所里最近没听说有这么大的新批项目啊?”

“项目申请还没递呢。”常浩南语气轻松,却透着强大的自信,“但过审方面您不用担心,况且最次也有我们火炬实验室兜底……一个亿的经费,就算自筹也没什么问题。”

随后,为了提高说服力,他又继续加码:“过程中产生的论文一作可以由合作方主导,报项目完成人的时候共同署名,条件是我们联合成立一个公司,专门用来持有专利所有权,火炬实验室要在这个公司里面直接和间接占据至少三分之二的股份。”

要是换个人这么说话,饶志和就算不骂人也会直接挂断电话。

就算是院士,申请九位数经费的项目也不敢说十拿九稳。

但话又说回来,电话线对面毕竟不是一般院士。

饶志和沉默了。

他此前和常浩南的接触仅限于院士大会和部分共同参与的项目,但任何一个活跃在21世纪的院士,都非常清楚对方那恐怖的项目通过率——

实际上,如果排除那些只是加个名字的联合申请,那么结果基本就是1oo%。

“好。”饶志和下了决心,“让我想想谁最合适……”

其实在刚才纠结的时候,他就已经找好了人选。

只是为了表现出自己对待此事的郑重,才又特地等了大约半分钟。

“我们所生物成像中心的孙飞研究员。”饶志和开口道,“小孙这两年一直在羊城科学岛攻关国产透射电镜,慧炬科技的第一代商用型号就是他们搞出来的,能力绝对顶尖!”

孙飞这个名字实在普通,但听到慧炬科技之后,常浩南还是有了点印象。

精工计划里面,每年都能看见这家企业的申请。

而孙飞应该也多次出现在申请人列表当中。

只不过常浩南本人不负责显微结构表征领域的申请答辩,所以没直接打过交道。

“好,这正是我们需要的。”常浩南回答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