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恩心下一沉心道自己最担心的情况还是生了。
“问题不在单体电芯的性能本身!”达恩迅翻到另外一页,上面是一组更为复杂的图表,“看这里——这是我们进行小模组循环测试的电压一致性追踪数据。”
屏幕上,十几条代表不同电芯电压的彩色曲线,在最初的几十个充放电循环里,几乎完美地重迭在一起。
然而,随着循环次数逼近1oo次,细微的分化开始出现。到达15o次循环时,这种分化已变得肉眼可见——
几条曲线开始缓慢但坚定地“分道扬镳”,电压差值被逐步拉大。
“看到这个分叉了吗?”达恩指着那几条开始偏离主流的曲线,“问题根源在于材料体系本身……这种特性对单个电芯的影响不大,但很可能导致电池包内部不同电芯之间的静态电压差,就像一群步伐不一致的士兵,强行绑在一起行军时间一长,队伍必然散乱!”
“不是有bms系统么?”马斯克又问道,“就是用来管理这些电芯的?”
达恩摇摇头:
“我们现有的bms电压采集精度和算法,主要是针对电压平台单一、曲线平滑的传统三元或铁锂电池设计的,而磷酸锰铁锂和三元锂混合,带来了多个不同的放电平台,3。2伏、4。1伏、3。7伏……总之还需要进一步测试,否则很有可能影响到电池的实际性能。”
马斯克沉默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冰冷的会议桌面上划着圈。
达恩描绘的图景无疑充满了技术上的说服力。
但这份技术上的审慎,此刻在华尔街那头嗜血巨兽的咆哮和公司现金流绷紧的嘎吱声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杰夫,”马斯克终于开口,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你说的技术风险,我听到了,也理解了其中的逻辑。”
他把双手按在桌面上,散出强烈的压迫感:
“但市场不会给我们八到十个月!投资者、消费者、我们的竞争对手,所有人都在盯着特斯拉的下一步!那份声明已经出去了,它就是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我们现在需要的是产品!是实打实的、能装进车里的电池!立刻!马上!”
他挥了挥手,仿佛要驱散空气中那些看不见的技术障碍:
“想想spacex是怎么干的?用一次次的实际飞行来迭代、来验证!把火箭送上天,在真实的飞行环境中收集数据,改进的度比任何地面测试都要快十倍、百倍!汽车为什么不行?”
他的语气带上了一丝不容置疑的煽动力:
“新能源汽车的所有数据都会实时传回后台,一旦我们把产品交付到用户手中,相当于同时有几千上万个平台进行测试,迭加真实的使用场景,收集数据的效率肯定比实验室和试车场里更快!”
达恩张了张嘴,想强调实验室可控测试与用户复杂多变、甚至粗暴使用环境的本质区别,想重申bms算法面对1mfp-nmc这种复杂体系时的先天不足。
但对方没有给他机会。
“至于你说的那个‘分化’问题,”马斯克打断他,语飞快,“你说它最快也要1oo到15o个完整循环之后才会变得显著?那按普通用户三天充一次电的频率算,就是……一年多以后的事情!对不对?”
第1644章第一轮冲击
达恩艰难地点点头:“理论上是这样,但这只是基于实验室标准循环的保守估计,用户的实际使用习惯……”
“一年!”马斯克再次打断,声音斩钉截铁,“这足够长了,足够我们的软件团队基于真实世界的反馈数据,对bms进行无数次迭代升级……优化算法,提升诊断精度,甚至,如果必要,我们还可以通过ota在问题变得严重之前,对电池管理策略进行动态调整。”
他看着达恩依旧忧虑重重的脸,放缓了语气,但眼神中的坚持丝毫未减:
“我知道这有风险。但商业世界,尤其是颠覆性的创新,从来都是在可控风险中前行的!我们不能因为害怕摔倒,就永远停在起跑线上。”
他顿了顿,抛出一个折中的方案,“如果你坚持认为风险需要管控,我们可以设定一些临时的安全边界。”
达恩心头一紧,知道这已经是马斯克最大的让步了,现在必须抓住这根稻草:
“至少,至少要做到两点!”
他打开笔记本,写下几个关键词:
“第一,在bms算法完成针对性升级之前,必须对这批电池的峰值充放电电流进行严格限制!特别是快充功率,必须大幅下调!这能有效延缓电压性恶化的度,给我们争取升级bms的时间窗口!”
“第二,每一批交付装车的电池包,出厂前必须完成一次完整的、高标准的出厂安全测试,包括但不限于全充全放循环、模拟振动、高温存储、绝缘耐压……绝不能省略!”
马斯克几乎没有犹豫,立刻点头:“电流限制,可以!eo1测试,必须做!但流程要压缩!效率要提升!用并行测试,加人手!我要在保证基本安全的前提下,最快度看到车下线!”
随后,他瞄了眼电脑屏幕上的日期:
“杰夫,时间就是一切,立刻调整方案,优先级只有一个:把装了新电池的车,以最快的度、安全地交出去!具体的充放电限制参数和eo1测试简化方案,明天早上我要看到放在我的办公桌上。有没有问题?”
这种时候,领导表面上好像是在问你。
但显然不可能存在第二种答案。
所有关于材料化学本质、关于系统复杂性、关于长期可靠性的技术建言,最终都化作喉头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
达恩知道,这场技术的豪赌,已经无法回头。
“明白了,埃隆。”他垂下眼睑,“明天早上,方案会准时送到。”
……
特斯拉级工厂巨大的穹顶下,前所未有的生产狂热如同实质的热浪般席卷着每一个角落。
生产线被调整到极限度,机械臂挥舞的轨迹几乎连成一片模糊的光带。
原本用于不同批次、不同型号电池生产的精密设备被强行统一参数,只为尽快吐出那些采用了1mfp-nmc新体系的电池模组。穿着白色无尘服的工程师们脚步匆匆,脸上混杂着疲惫与一种被高压催生出的亢奋。
在马斯克“安全但必须快”的最高指令下,达恩团队提出的充放电电流限制被严格执行——快充功率被腰斩,峰值放电电流被套上了沉重的枷锁。
肯定会影响到性能但反正市面上还没有能打的竞品。
同时,那份被“优化”过的出厂安全测试(eo1)清单如同一条被强行压缩的弹簧,虽然保留了关键的高温存储和绝缘耐压等“硬指标”,但原本需要数天才能完成的深度充放电循环测试被简化到仅剩象征性的几轮,模拟复杂道路振动的苛刻项目更是被直接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