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SODU搜读小说>黜龙 > 第144节(第1页)

第144节(第1页)

然而,无论是长刀还是巨浪,拍到一半时,便陡然凭空停滞,宛如遇到了无形的墙壁一般。

实际上,并不能算是无形的墙壁,而应该是实体的墙壁,只不过黑夜中来的太快,太稳罢了——这是一股极为常见的长生真气,却宛若大海一般深沉。

但于叔文丝毫不惧,一声怒喝,之前被他真气破开的营帐周边,早已经聚集起来的军中精锐纷纷弯弓架弩,直接射。

其中不乏带着各色流光的箭矢。

郦子期没有任何逞能的意思,他在这一万多精锐面前,最多维持一个“不能制”,强行交战可不是什么好路数,便直接于夜幕中腾空而起……箭矢飞出,绝大多数都直接射空,甚至引起误伤。

于叔文气急败坏,也直接腾空,复又一刀,却不料对方早有准备,乃是忽然回头卷着真气一撞,撞得后者在空中失衡,只能恨恨翻落。

“于将军。”片刻后,郦子期人早已经不知道去了何处,声音却依然在军营上空飘动。“你若是怜惜自家兵马儿郎,便该即刻撤军……强要来攻也不是不行,但我只在前方七十里外的桑东郡郡城安守,可到时候,说不得你就要落得身死军覆,毁了一世将名的下场。”

于叔文只是冷笑做答:“你便是能跑,我却不信你能阻我拔城进据!”

隔了一日,辛苦行军抵达桑东城后,于叔文的脸色变得愈加阴沉——无他,郦子期主动替他拔了桑东城。

全城俱空,既无百姓,也无东夷部众,更无粮秣,只有郦子期在城门前留下的一封信。

信里说,他怕了于将军,所以主动弃了城,退往五十里外隔着一条河的新登城,请于将军继续前行来会……同时,还在信中关心询问,不知其余诸军是否齐头并进?

若是没来,不免可惜。

ps:例行献祭一本历史类新书《满唐红》,初唐时节……或者说隋唐时节……太宗登基前的……这段剧情确实很少有人写啊。

第一百六十八章浮马行(15)(2合1还账)

当看到在前两次东征中生过激烈战斗的新登城也空无一人后,于叔文同时陷入到了巨大的愤怒与恐惧之中。

这位大魏朝的名将、宿将非常清楚,对方采用了最具针对性,可能也是最正确的对应策略。

这次东征,一上来就人心崩坏,人心崩坏则导致了中路军的大举逃亡,而中路军尤其是民夫的大举逃亡又导致了主补给线以一种肉眼可见的方式迅萎缩了下来,这使得所有人——从最上面的那位圣人到寻常小卒反过来从根本上丧失了信心。

具体体现在前线,就是大部分将士都畏惧不前,同时越过落龙滩的军队普遍性存粮不足。

这种时候,对于东夷人来说,坚壁清野,就是最正确的选择与应对……但是,面对着对方最正确的应对,他于叔文似乎也没有多余退路。

“这时候于将军就该撤军吧?!”

军营前的空地上,司马化达看着军报,有些惶恐的看向自己亲爹。“怎么还要追?还要我们履行誓言一起去?他疯了吗?”

司马长缨没有戴头盔,只是束手坐在马扎上,望着周围一望无际的平地……在他的前方,已经开始出现部分田野,这是盐碱滩涂地消失、正常土地出现的特征,而且土地还算肥沃,但此刻这些肥沃的土地上只是一些青苗,最多用来喂马而已,根本当不了军粮……当然了,如果起了穗,司马长缨毫不怀疑,那位大都督会亲自下令焚烧。

看了半晌,司马相公方才去看盯着自己的长子:“阿正走了吧?”

“清晨便走了。”司马化达措手不及,但还是立即回复。“按照您吩咐,我没有跟他说多余的话,而且也没让他在军中多走动,直接撵走了……其实,以阿正的聪明,说不定已经察觉到什么,却被我用忠君之命给搪塞过去了。”

“那就好。”司马长缨点点头。捻须来问。“你说,于叔文为什么要撤军?”

听到父亲质问,司马化达立即束手不语,只做反省之状。

“我问你话呢,他为什么要撤军?”司马长缨无奈,放下手来,双手扶膝。“不是在呵斥你,是认真在问你。”

“他……前面坚壁清野,他军粮有限,而且人心不齐,八路大军里,愿意跟他往前走的,怕是只有一个出身低贱什么都不顾的赵光……再加上他自恃的修为和将才,在东夷大都督面前也不是什么值得一提的东西吧?往前一追,只要后面一脱节,怕是根本不用再坚壁清野,那位大都督就自己率军迎上来了。”

“然后呢?”司马长缨追问不及。

“然后……然后十之八九就是兵败啊?”司马化达终于摊手。“再加上军心士气这般可笑,只怕又是一次全军覆没。”

“可兵败又如何?”司马长缨忽然反问。“全军覆没又如何?他一个宗师,还有两三万甲士挡着……本人逃不回来吗?”

司马化达微微一怔,似乎醒悟了一点什么,但又马上摇头:“可兵败了,圣人不会要他的命吗?难道要做逃犯?且不说能不能逃,便是逃出去,天下虽大,他于叔文一个关陇人,世代将门,又能往何处去?不管家门了吗?”

“若是不战而退,你猜猜圣人会不会要他的命?”司马长缨冷冷反问。

春夏之交,天气和煦,司马化达如坠冰窟,继而醒悟:“所以,于他而言,只有往前一条路,因为往前还有一搏来求胜机的机会……”

司马化达说到一半声音就渐渐低了下了,因为他隐约意识到了一点什么……不好说出口的那种……比如说,于叔文作为诸将之,不战而退要死,那眼前这位自家亲爹呢?

这似乎就跟那日有些不吉利的话对上了。

“其实……往前也好,往后也好,都可以搏一搏。”司马长缨似乎没有注意到儿子的异样,只是平静解释道。“往前,是赌郦子期的坚壁清野坚持不下去,被他加行军咬住,也是赌八路大军众志成城,都能并力向前;往后,是赌圣人心情好,也是赌法不责众,更是赌自家朝中耍的手段,看看能不能哄住那位圣人,努力活下来……之前双马食槽,咱们不就活下来了吗?”

“那……”司马化达回过神来,茫然以对。“这一仗到底是打什么?之前谣言说,圣人是在故意杀东齐故民,可我怎么觉得也是在故意杀我们这些关陇将门?”

“你问我,我问谁?我只知道正常人看到路上逃了几十万人,就该罢兵的。”司马长缨依旧平静。“民夫逃成那样,还要强行出兵,本来就是逼着手下人去博的……而且真要是讲道理,莫说云内,那晚上做梦就不该叫我们去。”

“那……那父亲,咱们到底该怎么博?”司马化达小心以对。

“很简单,我往前去,你且不动……三日后,不要管前面生什么,即刻拔营西归。”司马长缨就在马扎上戴上了头盔。“回去后……你要带头哭诉,于叔文不顾粮秣不足,不顾敌军已经坚壁清野,只因为个人被郦子期羞辱,便一意孤行,置全局于不顾……这一战,就是他的错!”

“懂了!”司马化达即刻颔。“这个我懂!”

司马长缨瞥了自己儿子一眼,立即起身,却又一个趔趄。

见此形状,司马化达立即上前扶住对方,却又忍不住一顿,继而小心以对:“父亲……要不我替你走一遭吧,我终究年轻,只是逃跑还是容易跑的。”

司马长缨定定看了看自己这个没出息的长子,沉默了好一会,方才在中午阳光下开了口:“你去不行……我是什么身份?你是什么身份?只有我去了,拼命了,圣人那里才不会迁怒;也只有我去,于叔文才能无话可说,继续向前进军;还只有我去,而且是被于叔文给逼着过去,你才好跟其他人一起把事情全都推给这厮。”

司马化达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司马长缨还想再说些什么,反而觉得无趣,干脆直接上马,然后下达军令,要求本部兵马极前行,追上于叔文部。

军令下达,登时便引起骚乱……司马氏父子过落龙滩后便联营向前,此时一部向前,一部留守,司马长缨所领部属如何能平?

尤其是局势到了眼下,谣言满天飞,埋粮食的埋粮食,惧战的惧战,凭什么只让一半人向前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