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SODU搜读小说>黜龙 > 第281节(第1页)

第281节(第1页)

可这并不耽误盘如流水,上,下。

钱大府君亲眼看见,下去的盘子被放在一辆摆在院中的牛车上,居然迅摆满,而待他昏昏沉沉吃完一顿晚饭而已,牛车都来了三回。

这等奢靡,与食人何异?也难怪大家要称两个斗富的豪强为食人贼。

用完饭,钱唐委实待不下去,只以军务严肃,主动连夜纵马逃了。

翌日,其人回到被半包围的平原郡安德城中,稍作歇息,几乎一口气睡到天黑才醒,却又忍不住在榻上来想——若是昨日在高士瓒庄园中的人是白有思会如何?

答案似乎显而易见,白有思会一刀剁了高士瓒,然后将庄园的粮食拿出来放了。

不过,那是白有思修为卓绝,换成其他人呢?修为和自己差不多的那种?比如换成张行会如何做?

答案似乎还是显而易见,张行会不动声色吃完这顿饭,然后回去请白有思继续将高士瓒一刀剁了,然后放粮。

但还是不对。

钱唐敏锐察觉到了其中的难处——张行也好,白有思也好,都不会让高士通这种混账玩意打下半个郡,然后逼到城下的。而自己却正面对着兵临城下的尴尬的情形,便是想处置高士瓒这种混账,甚至只是想鼓起勇气打开库存放粮,恐怕都缺乏现实基础。

就这样,隔了一夜,还是太年轻的钱唐方才缓了回来。

但也就是这一日,他收到了两份报告。

一份来自自己大河对岸安排的探子,探子告知——淮右盟淮西大举事后直接降了黜龙帮,而济水一带的黜龙帮全线异动,如今河对岸民间传闻满天飞,都说黜龙帮那位左翼大龙头张行要亲自率军北上,开辟河北!

只是不知道进军路线,也不晓得传闻真假。

而第二份报告来自于钱府君极度厌恶的高士瓒,此人得意洋洋,说计策奏效,高士通已然相信了他,正在与他积极联络,商议突袭渤海郡重镇乐陵。

如果说第一份报告钱唐还是勉强维持镇定,因为他知道,随着淮右盟起事后,黜龙帮必然会掀起进军的讨论,河北必然是其中一个讨论方向,那么第二份报告就让钱唐有些失控了……原因再简单不过,第二份报告恐怕正是第一份的佐证。

高士通说不得已经得到消息,所以才会迫不及待接受高士瓒的邀请。

花了许久才平复好心情的钱唐决心已定,他要击败高士通,然后卸磨杀驴宰了高士瓒,再行私自开库放粮,整顿民心。

这叫打扫好屋子再请客。

ps:晚安。

第一百一十章临流行(13)

“不要紧的,我们可以取下乐陵后宰了高士瓒这厮。”

烛火下,坐在案后的高士通表面上若无其事,但语气却显得非常诚恳。“我给诸位保证,咱们河北义军绝不会真跟这种人为伍的……莫忘了,现在的局面是平原通守钱唐收缩兵力到郡治安德城,而安德城城高粮足兵多,咱们打了一个多月都没下来,基本上已经不指望了,反而是咱们的粮食军械渐渐不多了,而若能打下乐陵,再取了高士瓒的庄园,便会轻松许多。”

说完之后,这位掌兵十万有余的河北义军大帅躲在模糊的光线下,仔细观察了一会堂下几个人,眼见着那几位平原军出身的军官和新来的义军头领不再吭声,这才在心里松了半口气。

不过,就在这时,一名高姓渤海军头目却又忍不住蹙眉:“不管如何,人家主动来投,咱们却要事后杀了他,将来还有人信咱们吗?再说了,高七爷到底是咱们渤海的同乡同姓,平素与大当家都是兄弟相称的……”

高士通一个头两个大,便欲再行解释。

当然了,那几个平原军和新附义军的头领就在旁边,哪里轮得到他?当即就有人在暗中反嘲:“吃人的混账玩意,果然是正经渤海高氏吗?”

这话夹枪带棒,不知道把几个人骂进去了。

“你骂谁呢?”果然,那高姓渤海军头目当即大怒,却一时寻不到说话之人。

“谁吃人骂谁。”但不要紧,自有平原军头领冷冷出言,接上了话。

“乡野传闻……”渤海军那里又有人尝试解释。

“便是吃人是乡野传闻,可关起门来不纳义军,河北豪杰都快饿死了,自家却烙一丈宽饼子的是谁?”又一名身材高大的新附义军头领挺身而出,直接来到那高姓渤海军将领面前。

此人明显颇具威望,渤海军几名头领立即有些撑不住,为者直接后退半步,方才勉力辩解:“烙饼子宽了也是罪过?”

“这要看什么时候,其他人被撵到水泽里,捕个鱼都不敢生火,鱼肠子都不敢扔的时候,他这般做就是罪过!”此人厉声呵斥,声振屋瓦。

“若是这般,我们之前在登州吃大米,也是罪过?”渤海军头领被逼无奈,咬牙反问。

“这话你跟黜龙帮讲去,看他们觉得是不是罪过!”平原军将领复又插嘴。

这下子,可算是找到机会了,渤海军与平原军两拨人立即吵嚷起来,而本地新附义军只是在旁冷笑,新一轮混乱似乎又要开始。

这里是平原郡般县,位于平原郡治安德县正东。

“够了!此事我自会决断!”眼看着吵嚷再起,一直沉默的高士通忽然一声厉喝,拍案而起,算是终止了争吵。“诸位各自回去,等候军令!”

两拨人面面相觑,相互瞪了几眼,几位新附义军头领也都相互打了个眼色,便乱哄哄告辞,果然各自回去了。

高士通心烦意乱,干脆又将侍卫撵出去,只一人坐在堂上案后的座中,思索着眼下局势。

话说,诚如很多人嘲笑的那般,高士通这个人,坏就坏在他是个聪明人,是对局势是有一定清醒认识的。

因为他聪明,所以他很清楚自己这个坐拥十万之众的河北义军大头领其实早已经威信半扫地了。

黜龙帮对登州的征服和后续处置产生了严重的后果,渤海军瞧不起他,觉得他是葬送了登州安乐窝还要给人牵马执蹬的无能投降者;被五十抽一后又被撸走了一切军械物资的平原军觉得他是叛徒和出卖者。

来到河北,占据了东南侧半个平原郡和西南侧少许渤海郡地盘后,原本藏在水洼、海岛、沼泽、山沟子里,以及完全被打散的单个义军们蜂拥来投,却又只是为了物资、军械和生存,所有的河北新附义军都不觉得这个之前逃到登州看戏的大头领值得效忠。

但是,当三拨人凑到一起后,却诡异的形成了某种平衡。

渤海军需要高士通这个自家原本的大头领,以在军中继续维系优势地位,而且他们行为保守;平原军经历了那次抽杀后,全军上下,从孙宣致到普通小卒,全都产生了某种奇怪而强烈的变化,好像是畏缩,但某些方面好像又过于激烈了,以至于平日里看起来沉默和严肃了许多;而那些义军,也需要时间休整,同时需要依附在这个体系里去相互联络,以期寻找一个可以托付的新领袖,同时也是面对官军时最激进的一方。

而三者背后,还有那个占据了大河南岸济水八郡,已经完全证明了自己所有方向实力的黜龙帮,要知道,黜龙帮可不只是给平原军一家带来过心理阴影。

至于河北这边的对手们,河间大营是最需要担心的敌人,渤海、平原、清河三郡太守也都是需要直面的对手……而这三人要么经验老道,要么年轻锐气,要么出身寒微,都不能算是无能之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