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SODU搜读小说>黜龙 > 第306节(第1页)

第306节(第1页)

“那战是突,我也懊丧没赶上。”谢鸣鹤认真做答。“我当时在登州,教那些少年筑基。”

“所以传闻是真的,黜龙贼强波东境所有还能筑基的少年集体筑基?”放下酒壶的陈斌直接听笑了。“而你去做了登州武馆师傅?”

“是。”

“效果如何?”

“不怎么样……百日筑基肯定都没大问题,但年前一散,就看到他们在劈柴扫雪,马上估计也要春耕采野菜,哪有几个有功夫打熬修行的?”谢鸣鹤也有些沮丧。

“其实未必有你想得那么糟。”陈斌若有所思道。“自古修行以凝丹为显赫,穷尽四海来看,一小州一小郡合一两人,堪为一地之主,但大魏搜括压制的厉害,能寻到的凝丹十个倒有七八个在关陇、东都,而黜龙帮能在移居关陇的那些高手回来前便有这么多高手,明显是出均数的……而且还在涨……说不得会有些说法。”

“那也是以后的事情。”谢鸣鹤不以为然道。“我总觉得此事无用,在登州那里也只是白捱,所以过年后了了那事便直接过河来了。”

“然后就来寻我做说客?”陈斌微微眯起了眼睛。

“然也,听说你在后,自荐的。”

“我不做黜龙贼。”陈斌正色道。“谢兄,你想想就该知道了,依着我的为人,怎么可能会跟什么北地武夫、河北郡吏、东境豪强,乃至于马贩、军士、盗匪、衙役之流并列?”

“你不是觉得自家姓氏不值一提吗?”谢鸣鹤不解来问。

陈斌默然无声。

“所以还是在意,还是骨子里那套江东风气,阀阅为本。”谢鸣鹤一声叹气。“不过,若是如此,你又是怎么忍的住屈身迎奉薛氏一群关陇武夫的?他们就挺贵重?”

陈斌干笑一声:“我当然也瞧不起他们,乃至于有些愤恨……所以,我才屈身迎奉。”

“这我就不懂了。”谢鸣鹤稍显惊愕。

“没你想的那么阴险刻意……”陈斌只是一瞥便晓得对方在想什么。“大魏这个局面,我凡事只是顺水推舟,怕都是朝廷忠良;便是薛氏这里,我只是顺着他们心意敷衍,说不得也是这河间大营真正的顶梁柱……反倒是有些真正的忠臣,一心一意想做对的事情,却一事无成。”

谢鸣鹤彻底无言,半晌方才反问:“如此说来,黜龙帮在河北必胜了?有你没你都无妨?”

“天下掌权者都素来喜欢犯蠢,所以只要黜龙贼不犯蠢,自然可以成势。”陈斌再度干笑。

谢鸣鹤只觉得荒诞:“若是这般,你便是为将来打算,跟黜龙帮虚与委蛇一番又如何?”

“谢兄想多了。”陈斌又端起一杯酒来,摇头晃脑。“问题在于,凭什么天下人都犯蠢,黜龙贼不犯蠢?你以为,天下人掌权者都是傻子?他们也都聪明,却也喜欢犯蠢……我不觉得黜龙贼例外,尤其是他们不三不四,鱼龙混杂,一旦犯蠢,只怕坏的更快。”

谢鸣鹤沉默不语,片刻后方才缓缓摇头:“事情可能会如此,但万事万物以人为本,你嫌弃黜龙帮不三不四、鱼龙混杂,我其实也觉得这个帮会里有说不清的怪异之处,很多事情都是想当然,说不得就有内忧和后患……但是,黜龙帮内许多人物,委实是一时之英杰,这一点我则是亲眼所见,这个帮或许会遭遇大挫,可其中的人物却不会轻易湮没草莽,肯定会掀起滔天巨浪来的。要我说,便是为了认识这些人,都是值当入这个帮的。”

陈斌犹疑一时,但还是缓缓摇头:“可惜,都是河北、东境的豪杰,至于我一个无国无家也没什么将来指望的飘零之人,能在河北坐观曹魏自败,已经心满意足了。”

谢鸣鹤听明白了对方意思,点点头,举杯再尽,便拱手而去。

人走了许久,陈斌犹然不动,好不容易站起身来,却又想起了那句“春花秋月何时了”,以至于再度痴在当场。

翌日,河北行军总管、左威卫大将军领河间太守薛常雄尽河间大营精锐五万,并遣辅兵、壮丁十万护送军械辎重随行,其中凝丹以上高手十五位,成丹高手三位,宗师一位。

同时,薛常雄号令沿途州郡县镇开城接纳部队休整补给,且文书往东都、魏郡、汲郡、幽州、太原、武安、恒山诸州郡,邀请援兵,乃是要趁着即将到来的凌汛期,与盘踞平原、渤海两郡的黜龙贼决一死战。

其人临行歃血,誓要击败黜龙贼,以雪去冬丧子、亡师、弃军、失友之辱。

大军既,恰如猛虎下山,河北震动,天下观望。

张行也旋即下令,要最突前的坞堡弃垒后撤,以避锋芒。

ps:《恋爱绮谭》新作谁玩过了吗?里面到底有啥《黜龙》梗啊?我这整天脑栓边缘生活着,根本没有力气去玩。

第一百三十一章猛虎行(2)

薛常雄率河间大营官军自河间本据出兵,衣甲齐备、粮秣充足,旌旗遍野。

面对着如此煊赫的出兵场景,黜龙帮的北进领张行张大龙头第一时间下令,放弃刚刚占据的,较远、较突出的几个坞堡据点,先行收缩防守。

但仅仅是两日后,随着新的军情信息抵达,他便进一步提升了对应的方略等级。

“幽州大营出兵了?多少人?”张行明显诧异。“为者是谁?”

“八千,多是骑兵,直接跟上了河间军的辎重大队。”即便是雄伯南也难掩疲惫之色,很显然是尽全力传回了讯息。“主将不清楚,但幽州大营第二中郎将罗术和第一中郎将李立都在其中,左右不过是这二人做主。”

巨大营房里,张行一声不吭,转身将双手撑在了身后的桌案上,迅开始分析起来。

幽州大营是河北地界上军事势力丝毫不弱于、甚至可以说是过河间大营的存在,是大魏朝廷维系河北包括北地统治的重要战略支点……实际上,两年前的动乱后,幽州大营一直牢牢控制着以总管州幽州为核心的燕山山脉周边州郡,影响力甚至一路延伸到晋北三郡和北地的两领一卫,从控制地面积、州郡数量、军事实力上而言,都是非常夸张的。

尤其是幽州的铁骑,混合以当地的战马、中原的甲胄、北地与晋地的兵员,号称骁勇天下冠,每次王朝动乱都少不了他们的身影,史书上中多次记录成群结队的铁骑在部分修行者的带领下起到类似于弱化真气军阵的作用,横冲直闯,常有奇效。

但是,幽州大营这么强大,却不能在乱世中轻易扩张,也是有缘由。

先一个,也是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幽州大营本土化势力相当强大,以前朝廷权威在时,还能被压制,可如今情势下,关陇背景的总管李澄父子根本不能完全掌握这个理论上是一体的军事集团……罗术就是本土势力的代表之一,但也仅仅是之一。

其次一个,也是张行此番有些轻敌和闻讯后一度紧张的一个重要缘故,乃是说薛常雄是正经的河北行军总管,从法理上来说,是有控制幽州大营部队说法的。

只不过,越是如此,李澄父子越不可能允许薛常雄插手幽州事物,将这么庞大的势力拱手相让的。而薛常雄又注定不甘心,甚至于明明在河北精华之地搞关陇本位那一套的薛大将军在幽州大营那里,却选择拉拢本土势力,以图掀翻李氏父子。

双方闹得不可开交。

按照白有思的转述,之前晋北乱局,几方人,包括太原英国公白横秋、河间的河北行军总管薛常雄、幽州大营总管李澄、晋北雁门太守王仁恭、幽州和晋地本土的豪杰、自北地和巫族领地过来的混血部族,都曾那里纵横捭阖,以至于敌我难辨。

如今王仁恭虽身死,却不可能改变幽州大营对内对外的混乱局面。

所以,张行一度以为,幽州大营很可能会作壁上观。

但人家还是来了……唯独罗术和李立二人并至,却无主将,说明他们并没有像表面上那样团结一心,还是会内耗拖延罢了。

想清楚这一点,张行稍作释然,复又回头来对:“这是来打顺风仗的,不会为薛氏父子拼命,只要我们不露出破绽,他们来了也当白来……当然,肯定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对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