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SODU搜读小说>黜龙 > 第331节(第1页)

第331节(第1页)

派遣伍惊风、鲁红月率部往豆子岗西侧鹿角关,负责筹备冰凌化开后的渡河遣送东境籍贯伤员归东境,东境物资调度北上事宜;

委任辅伯石、翟谦、诸葛德威、周行范、祖臣彦、阎庆、郝义德、王雄诞、樊豹、唐百仁、王伏贝诸头领组成战功组,前往各处进行此战战功点验,审核各营所报士卒功勋,并打扫战场;

委任战功组与雄伯南、柳周臣两位军法官在各自事后联合汇总,以雄伯南为,综合有功军士、辅兵,以及被甄选的俘虏、降兵,外加王伏贝部、登州军,进行第二次整军预备,除了要补齐各营战损员额,增强工匠营外,还要新编五营战兵,并吸取此战经验,设立斥候、长刀、轻骑、重甲、劲弩等有专项偏略的营头;

除此之外,以上各组,必须严格执行黜龙帮的春耕相关要求,在驻地与行军途中恪守纪律、督促春耕事宜;

最后,将之前斩杀的窦丕、郭士平诸将,以及此战中官军队将以上被斩者,一并传示众。

事情自然算是顺理成章那种,不过,几乎所有人都注意到,张行张大龙头此番各种命令,全都以制式文书的方式下达,而且是一式两份,一份给当事人,一份存到了将陵城内。

而且,文书上还出现了一个新的落款——黜龙帮左翼大龙头领河北军政总指挥张三。

这些让黜龙帮上上下下议论纷纷,但却无人敢耽搁分到手上的重要差事,各自赶紧成行,然后私下继续议论纷纷。

除此之外,让大家感到在意的一点是,虽然说张行人在将陵,距离马脸河大营、安德、长河什么的都只有几十里,但居然只有新降之人陈斌和贾闰士寥寥几人留在了这位大龙头兼什么什么总指挥身侧。

结合着那晚的意外与作,诸位黜龙帮头领们不免愈谨慎起来。

当然,这就属于这些人想多了,张行留在将陵似乎也是有自己工作的,他实际上亲自承担起了所谓“春耕组”的任务,并且还处置了一些杂七杂八的特殊事宜。

比如说一些奇奇怪怪的俘虏和几个特殊的人事问题。

“曹大姐不想做头领?”将陵城外的十字路口处,一身便装坐在一个树墩子上的张行看着眼前的一位女性微微皱眉。“是担心窦头领那里不舒服吗?把他遮掩住了?”

“是……是有那么一点。”穿着一套简易皮甲的曹大姐,也就是窦夫人曹夕了,明显有些局促不安。“可主要还是觉得自己干的都是些营地里的杂务,既没有上阵的功劳,也没有直接管过军粮、军衣转运生产这些要害的后勤大事,就是带人分个军粮、做个饭、缝补一下衣服、扫一下地、埋一下粪坑……怎么能因为这个做头领呢?只怕其他人会说闲话。”

“我觉得这些事挺值当的。”张行认真以对。“值当一个头领,不然也不会叫大姐过来了……而且,咱们不缺会打仗的人,敢拼命的人,缺的恰恰是大姐这种愿意做杂事的人。”

曹大姐明显还是不安。

“那再等等吧。”张行见状也只好暂时做罢。“过几日再说,还要辛苦大姐去长河城帮忙……城都空了,要迁移一些屯田兵过去,要从头收拾安顿,而且长河老百姓可能以后会回来一些,希望你能在那边事先留意下,必要时帮忙调解一下。”

曹夕这才松了口气,屈身行了一礼,便要转身离开,却又被张行叫住,乃是写了一份正式的委任文书给她拿住,让单通海予以配合云云,这才了了此事。

人一走,张行便看向立在一旁的一名布衣年轻人:“你之前怎么没直接逃回去?”

“回禀师叔。”那人,也就是苏靖方了,恭敬拱手来答。“主要是陈司马……陈大头领反正的太出人意料了,我也是大军来攻时才意识到大战将起……想要逃的时候,已经被薛常雄给裹进去了,没法动弹。”

“后来怎么活下来的?”张行继续来问。“你跟辅伯石有交情?”

“没有。”苏靖方有些不好意思。“我跟他说,我虽是官军,却是河北大户人家出身,是某位头领的女婿……他虽然将信将疑,但还是将我按住了。”

张行沉默了一会,认真来问:“要我说媒吗?”

苏靖方闻言一怔,连连摇头:“玩笑而已……大丈夫功业未成,何以家为?”

“你师父也没耽误事啊?”张行当即反驳。

“那是师娘有本事,而且一心一意支持师父。”苏靖方立即指出了关键。

“所以是觉得人家耽误你了……”张行摇头道。“等你年纪大了就后悔了。”

苏靖方不置可否。

“你师父在西南边的武阳知道吗?”张行想了下,没有再纠结这个小问题,而是转到了正事上。

“知道。”

“回去后跟你师父说下,问他能不能联合出兵的其他几郡郡守问汲郡那里要些粮食什么的,然后我们花钱买……河北老百姓这两年太苦了,穷的吃草都吃不上,而汲郡那些仓储里的粮食本质上也全都是河北老百姓自家的膏血。”张行提出了两个正式的要求。“除此之外,请他帮我问一下牛达以及澶渊俘虏的去向和结果,战俘换战俘嘛,尤其是牛达,我手上还有个渤海太守,都可以换;如果说牛达干脆死了,我就杀了那个太守,拿尸跟朝廷换尸。”

苏靖方听完后不免牙酸,然后认真提出了心中疑问:“师叔,你既是有求于我师父,为何又这般咄咄逼人?”

“我求他什么了?”张行扶着树墩子恳切来问。

“求他换粮食,找人……”苏靖方无语至极。

“找人是公平的。”张行认真来答。“活人换活人,死人换死人,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可粮食呢?”苏靖方继续来问。

“粮食是我求他?”

“不是吗?”

“小苏。”张行叹了口气,言辞恳切至极。“我今日说的这几句话,你记住了……我问你,我为谁求粮食?为我自己吗?为黜龙帮吗?黜龙帮二十几个营,多少还有登州的陈粮和东境去年秋收后的支援,外加刚刚缴获的河间大营军粮……你要说缺粮肯定还是缺的,但咬咬牙,紧一紧腰带,也肯定是能过的……我要粮食,是为了渤海、平原的几百万老百姓,也是为了清河、武阳,甚至你们武安郡的老百姓,怎么就变成我要粮食呢?”

“可是师叔。”苏靖方认真来对。“渤海、平原不是你们黜龙帮的地盘了吗?清河武阳,不是被你视为囊中之物了吗?你为他们要粮食,根本上不还是为了自己要?难道大家都是傻的吗?”

“这就是你跟你师父的问题,本末倒置。”张行没好气道。“打天下、夺地盘是为什么?就是为了打天下、夺地盘吗?我张三出来造反,根本上是受不了老百姓日子都过不下去,而你师父跟你脑子里,全都是什么英雄功业……尤其是你师父,又不是不懂,非得装作看不见……所谓一统四海,是为了以后少打仗;改朝换代,是为了除暴安良;黜龙杀龙,是为了让地气归还……河北的老百姓吃不上饭,官军不去管,我替他们来求,结果反而是我的私心了?”

苏靖方不再吭声。

很显然,他知道自己争辩不过这个口舌几乎是独一档的师叔,但他也不服气,因为对方再怎么歪理多多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此时让西线朝廷诸郡讨要粮食,本质上对黜龙帮是有利的。

除非哪一天这位张师傅愿意为了朝廷治下的老百姓来牺牲黜龙帮的重大战略利益,否则也就是那样。

张行见状当然晓得对方是怎么想的,但这个问题已经触及到了根本,真要是能几句话说服对方,反而不用跟李定掰扯那么久了,便也干脆摆手做了打:

“无所谓了,总之别忘了这些交代……你的部属让他们走北线直接回去……给你一匹马,衣甲装备是不好给的,不然你也没法在东都那边的人面前做交代。”

“是。”苏靖方打起精神,拱手而去。

苏靖方既走,过了一阵子,才有人押解着另一个战俘过来,战俘同样布衣打扮,来到后却明显忐忑。

“阁下叫张公慎?”张行只在树墩子上认真来问。“咱们见过两回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