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SODU搜读小说>黜龙 > 第348节(第1页)

第348节(第1页)

张大龙头说人家不会逃,的确不会逃,曹善成就没想过离开清河郡,选择去鄃县也是为了继续等高唐、历城的消息,但是这不代表人家见到刀子砍过来了都不躲一躲的。

于是乎,当日晚间,一万八千众的黜龙军中路主力扑了个空!

而王县君和韩副都尉则在鄃县县城内的一栋宅邸内,有些猝不及防的见到了自家顶头上司曹善成曹府君。

“漳南?!窦立德这个漳南本地人带着一万人过历城不做理会,直接往漳南老家去?!”

饶是曹府君早有心理准备,闻言也不禁在自家堂上面色惨白,继而不怒反笑。

“我晓得了,我晓得了!我的都尉和郡丞,全都投了贼!我却一点都不知道?!漳南、武城、清河、茌平、博平……高唐!辛苦三月一场空吗?!”

王县君刚要安慰,曹善成复又摇头:“不对,不是辛苦三月一场空,是辛苦三年一场空……当年贼军大起,我在鄃县独守,三年内与各路贼军前后百余交战,本以为渐渐收拾了局面,却没想到最后还是鄃县一城独守!”

王县令当即闭嘴,他现在想跳船失败是一说,这位之前几个月就有点过于紧绷的府君明显大受刺激,状态不正常是另一说。

此时此刻,他只能指望平素颇受了自己几分脸色韩副都尉不要临时告他状说他准备往西逃了,否则,天晓得如此局势下如此状态的曹善成能干出什么事情来。

实际上,他的侧旁,现在的鄃县赵县令也只是早早面无表情一声不吭了,俨然早就见识到了一点什么。

“你们从历城带来了多少兵?”双目皆是血丝的曹善成忽然间好像就恢复了清明。

“两千……路上掉队太多了,尤其是历城本地的兵,藏在城里都不出来的。”韩副都尉反而紧张的看了王县君一眼。

“不错了。”曹善成沉默了片刻,居然连连点头。“不错了。一晚上行军四十里,三千兵带出来两千,我就不行……我从博平仓促带出来三千兵,抛开五百打着我旗号诱敌的,还是只到了一千多,路上就散了一半……你怎么做到的?”

韩二郎认真来答:“我平素就让他们准备好干粮、饮水和火把。”

“这一战你一开始就觉得会败?”曹善成眯起了眼睛。

韩二郎犹豫了一下,说了真话:“府君,我是在三征的时候习惯的这个,那时候大家都想逃,但逃的仓促的、逃的早的都被抓回来杀了,就只好做好逃跑准备,看局势逃,后来真逃出来了,就一直这般准备着,全靠这个活命。”

曹善成沉默了一下,莫名来问:“三征很辛苦吗?”

“辛苦肯定辛苦,但主要是怕死……前两次都死光了,谁敢往前走呢?”韩二郎明显不想开启这个话题,却又只能应付。“往前走是死,逃也是死,那不如逃走试试了。”

“既这般理所当然,那你厌恨我吗?”曹善成继续来问。“我当日杀了许多像你这般逃回来的,张金秤卷的那帮子人不都是这样的吗?”

“怎么会厌恨府君呢?”韩二郎认真答道。“张金秤也是乱杀人的,是曹府君处置了他,让我们和清河百姓重新过上安稳日子的……我作为降兵没被杀,是从心里感激曹府君的,曹府君如果要我这条命,我无话可说的。”

曹善成稍得安慰,点点头:“这就好,这就好,临到最后还有个老实又有本事的跟着我,能省不少心……我太累了,且歇一歇,城内大小军政事且交给你。”

说着,根本不理会两位县令,直接转回自家住了不知道多少年的后宅去了。

就这样,时间来到下午时分,因为昨夜轻易取了高唐的缘故,居然是张大龙头领先有些混乱的中路各军一步抵达了鄃县城下。

然后,他让人将薛四酱送入了城内,要求曹善成在明日此时之前开城投降,并引颈就戮。

曹善成当然没理他。

但张行百无聊赖,在等待中路大军渐渐汇集城下的时候,却是又挑挑拣拣,写了一封狗屁不通的大白话公告文——《论曹善成之死》,然后请人抄了几份,一份留档,一份由谢鸣鹤拿着,贴到到了城内。

ps:大家晚安……写出来我好抄啊!

第一百六十八章陇上行(17)

“人生于世,非腾龙证位,总有一死。人死化为土灰,犹有轻重之分。有重于红山者,如历山将士,保卫乡梓,托体山阿,正得此意;有轻于鸿毛者,如曹氏逆贼,助魏为虐,困死僵城,亦得彼意也。

……

曹善成此人,似颇有小才,亦略有私德。因其才堪定一郡,使清河安靖一时,其德可守一身,清廉不贿也。

故粗略观之,状若豪杰,形似英雄,细细而究,则委实可叹,以至可笑。

须闻,凡英雄豪杰生于世,一曰修身者,智之符也;二曰爱施者,仁之端也;三曰取予者,义之表也;四曰耻辱者,勇之决也;五曰立名者,行之极也。

如曹善成,丧师弃地,性命不保于今日,焉能称智?落于死地,犹然困锁数千郡卒偕亡,焉能称仁?取用清河民力、财帛无度而坐视百姓春耕艰难无所救济,焉能称义?助天下公认之暴君凌虐郡中无辜而沾沾自喜,焉能称勇?至于此战后,传其恶名于天下,流传千载,为人憎恶耻笑,焉能称行?

无智,无仁,无义,无勇,无行,已至人之极贱也,犹然不觉而昂然四面,曰:‘今日死节也!’视天下轻重若何?视人之轻重若何?视德之轻重若何?

……”

“有一段没看懂。”县衙内,韩二郎趴在桌案上看了半晌,认真朝身前两位县君来言。“这一段什么修身,智之符什么意思?”

“就是说,一个人如果有智,最起码要能修身,一个人有仁,最起码的表现是能怜爱其他人,一个人有没有义,要看他能不能做到取用施与有度,而一个人如果连耻辱都不知道,是没资格称勇的……而一个人如果行为妥当,最终还是会有一个好名声的。”王县君脱口而对,若有所思。“这文章太短,而且有些地方不通,但也的确有些说法。”

韩二郎低头再去看桌上那薄薄一张纸,沉默了半日,忽然再问:“这下面一段这几句的意思,是不是说曹府君现在把几千人放在这个死地跟他一起死,其实是不仁的?”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鄃县赵县令也叹了口气。

“我觉得这一点说得对。”韩二郎忽然来言。

赵王两位县君各自怔住,却既没有反驳也没有赞同。

过了片刻,还是更熟一些的王县令在与赵县令对视一眼后认真来问:“然后呢?对又如何?韩都尉又要做什么?你不是对府君不是忠心耿耿吗?不是要为他豁出命来吗?”

“就是忠心耿耿,才不该让曹府君做这样的错事,担负上这样的污名。”韩二郎恳切来言。“现在败肯定是败了,而且是一败涂地,府君这个样子,必死无疑,我也没什么指望,只准备把命还给他罢了。可其他人却不该死,若能活还是能活一些为好……为仁。”

“具体怎么做呢?”赵县令追问了半句。

“我们应该趁着黜龙军其他的包抄部队到来之前,去敌营谈判,拿张龙头自己的这个说法来请求张龙头‘仁’一下,放过我们这里许多人,告诉他,我们的郡卒都是临时征召的农家子弟,抽杀都不该抽的,直接放回家务农便可……要是这样,也相当于他们省了力气,直接破城了,而且清河老百姓也一定会感激。”

赵王二人明显犹疑起来。

“其实,便是两位……”韩二郎继续来言。“若是能讨得一句言语,说不得也能脱身出去。”

就是这句话了,两位县令齐齐打起精神来,王县令更是自告奋勇:“要是这样,我愿意做使者,便是我死了,家眷能活下来,也足够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