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SODU搜读小说>黜龙 > 第358节(第2页)

第358节(第2页)

而恍然之后,张三爷自己都佩服起自己现在的城府了,居然比徐世英还深了。

“还在问,窦立德、王雄诞他们在陪着徐围,崔二郎与阎头领在按照他们父子的言语继续核对……只能说大约知道这些人分散在六个县,既有藏在庄子里或者塞进商队里的,也有用边境巡逻队或者城内守军名义公开铺出来的。”陈斌说着说着便有些心慌。“若是这厮造反,先交出兵权回家养病,忽然之间聚集起这三千兵,足可以动一场奔袭。”

“不管如何,愿意老老实实交出来就好。”谢鸣鹤也莫名松了一口气的样子。

“也是……打散了,送到河北?还是单独编选一个营?”陈斌继续来问。“咱们许诺要收下的。”

“当然是送河北。”张行回过神来,长呼了口气。“但不能一味扩军……老百姓负担太重,要从徐世英山头里这几个营内放一起做删减,自家的事自家负责。”

“是。”陈斌答应的很利索,但实际上,双方包括旁边的谢鸣鹤都知道,这个事情可不是那么简单的,扩军容易减额难,减掉的如何安置也是一个大说法,这事有的扯,尤其是为了私兵而去公兵……但所幸徐世英本来就有部队在河南,而单通海又要调过来,似乎可以从这里入手,让羊毛出在羊身上。

但不管如何,事情如此复杂难缠,以至于三人齐齐沉默了下来。

而停了片刻,还是谢鸣鹤复又来问:“王五郎刚刚来了?”

“是。”

“是来求情的吧?”谢鸣鹤忍不住嗤笑。

“自然如此。”张行坦诚以对。“而且手段高明,看起来最近收了几个厉害的文书。”

“那可不是。”谢鸣鹤似笑非笑。“这几位与封君、诸侯有什么区别?王五郎在济阴几个县,就算是不如徐世英这般厉害,也肯定有个千八百人的私兵,翟谦兄弟呢?单通海呢?便是牛达,也就是此番几乎全军覆没,没得说了,否则怕也不干净。”

“我其实还是担心。”陈斌瞪了一眼谢鸣鹤,然后不由叹了口气。“龙头,我还是那个意思,建议从缓、从宽,包括要打样子的徐世英……不是说水至清则无鱼,而是说要考虑进度,你自己说过的,要等河北的力量过了东境,才好彻底做清理,现在是徐大郎聪明,王五郎妥当,可万一遇到个脑子糊涂的,惹出事来,那未必只是一次叛乱那么简单,尤其是济阴那边还在看着呢。”

“可若是对这些大头领网开一面,对济阴那位下死手,是不是有些显得不够坦荡?”谢鸣鹤俨然持有不同意见。“最起码要上下一致才行。”

“你们说的都对。”张行制止了两人的争执。“陈内务说的对,而且其实何止是济阴,关键是外面还有大魏的各方势力虎视眈眈呢,徐州对琅琊的事情就在眼前。另一边,黜龙帮之所以能有今天,于外是大魏朝自落,于内便是黜龙帮始终能维持一个团结的样子,这个例子也委实不能开。”

话至此处,张行明显顿了一顿,继续言道:“包括李枢那里,我再三想过了,也一定要维持体面。这不是一个面子问题,而是黜龙帮的生死大事……到了这个层面,无名无义,一旦做出过头的事情,后患无穷,所以,咱们得提醒一下身边人,让他们不要自作主张。”

陈斌微微皱眉不说,旁边谢鸣鹤前面听了还大为欣慰,但听到后面却自己又有些不安起来:“所谓体面是什么意思?若是李枢始终不犯错呢?真要继续给他实权吗?”

“自然如此。”张行坦荡以对。“包括立府分权,谢兄可以现在就替我跑一趟,跟他当面沟通一下,告诉他,我可以给他个东境西三郡兼负责近畿方向的军政总指挥,问他接受不接受?”

陈谢二人齐齐怔了一怔,都有些不安。

“还可以再给杜破阵一个龙头,领淮西六郡军政总指挥,兼攻略徐州、淮东。”张行继续来言,眼皮都不眨一下。“再给魏公一个龙头,领东境东三郡军政总指挥,兼对武阳,柴孝和做副指挥……包括可以问问辅伯石,要不要回去做副指挥,但他那营兵别想拿走了,让淮西派个人来接替便是。”

听到此处,陈谢二人明显精神一振,不再过于纠结李枢继续掌权的事情。

甚至,陈斌只是稍微转了一转,便提出自己的一个补充方案:“若是这般,我觉得大略可行,但依我说,到时候除了龙头转为席或者帮主,这几位,干脆都转为大头领来领军政总指挥,就不再设龙头了……职务是职务,是帮内排遣的工作,而帮内等级就是席-大头领-头领-护法、舵主-普通帮众便可,简单直接,不碍着做事。”

谢鸣鹤捻须含笑摇头,却不知道是认可还是不认可自家老友的方案了。

“这个可以细细思量,日后再说,但眼下,要先把局势稳住,尤其是徐世英这三千私兵……”张行说到这里,不免重新来气。“就凭这三千私兵,连个头领我都不想给徐世英留!”

ps:大哥大姐过年好啊!

第一百七十七章江河行(4)

接下来几日,东境西三郡谣言满天飞,而且愈演愈烈,甚至有扩展到东部、淮西与河北,甚至传入东都、晋地、江都的架势。

但事实上,这个时候,处于漩涡中心的黜龙帮高层们反而冷静了下来,并且迅进行了实质性的沟通——张李二人迅进行了最核心的利益分配交流,徐大郎服软,王五郎表态,单通海在河北也接到了信并迅回馈。

也不敢不冷静,这才哪到哪?

真要是来个大火并,真就要由盛转衰、自生自灭,坐实了一群乌合之众没有前途的实言了。

所以,论迹不论心,抛开某些私底下的龌龊和丑态,只看表面上妥协与媾和的度,还是非常快的……三下五除二,似乎根本没有爆过这次危机一般。

但反过来说,这并不能阻止流言的爆和蔓延。

原因再简单不过。

先,公众流言和真正的危机虽然有些错位,前者集中于张行与李枢的所谓长久对立,后者更集中于东境豪强的私兵与截留财政、干涉司法人事等现实问题,但这两者并不矛盾,李枢之所以坚挺到现在,一在于他有自己偏地方留守的班底,二就在于这些强横的豪强实力派居中当了盾牌;而豪强实力派能肆无忌惮到现在,也有李枢在弱势方时的支持与放纵有关,跟张行北上主动放弃了在东境的长久经营也有关。

换言之,流言是有切实基础的。

其次,流言本身有自己的特性,它们会自我繁衍,满足特定人群的需求,会相互干扰,让你摸不着真正的问题,这时候就需要切实的处置和结果,并公之于众,才能真正的缓解流言。

而不清不楚的回应或者不干不脆的措施,反而会助长流言。

故此,随着徐世英继续被软禁,其父被撤职、开除出帮,夏侯宁远部、柳周臣部渡河到东郡,徐世英本部五千人和数千“郡卒”被迁移到河北,得到的并不是气氛缓和、流言停止,反而是流言的变本加厉与更明显的气氛紧张。

中高层的串联与中下层的骚动愈明显。

“徐大郎之后是谁,莫不是就是咱们家了吧?”

与卫南只有几十里距离的韦城县某处庄园内,黜龙帮头领、翟氏兄弟中的堂兄翟宽明显焦躁起来。“我就不懂了,徐大郎平素手段那么厉害,关键的时候怎么就软的那么快?雄伯南也是,不是号称帮内第一高手吗?就这么看自家岳丈跟小舅子被拘起来?还有单通海,他管不住夏侯宁远了吗?!”

“依着雄天王的脾气,真要是知道了,怕是会亲自看管起徐大郎。”大头领翟谦坐在一旁,捧着个小瓜,微微叹了口气,情绪俨然不高。“夏侯宁远……真要是调兵令到了不动,那才是大祸事。”

“那咱们怎么办?”翟宽大不爽利起来。“徐大郎完了肯定是咱们……咱们就这么坐着等?”

翟谦一声不吭,只是吃瓜。

“看动不动刀吧。”黄俊汉在旁言道。“现在流言满天飞,说什么的都有,我的意思是,要是张龙头只是要对付徐大郎,别人都不碰,只是让李龙头孤掌难鸣,那自然是张龙头手段高、手段狠;要是张龙头就是要搂草打兔子,要把这几家私兵收了……这事确实也合情合理,哪个当权的能忍这个?除非有领头的,否则咱们吃闷亏便是。”

“怎么会动刀子呢?”翟谦吃完了瓜,略显焦躁来言。“我不是去问了吗?徐大郎都总有一条路的,何况我们?不要说这种话。”

“那时候查出来有三千兵了吗?”翟宽反驳道。“我要是张龙头,便是一开始徐大郎招了,有私兵、截了税款、走私了粮食,许诺不杀他,他的兵也都留着,后头听到三千这个数,也要恼羞成怒,一刀杀了!现在说不得徐大郎已经死了!”

“胡扯,明显是在等决议,把徐大郎的大头领给摆出去……这是讲规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