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SODU搜读小说>黜龙 > 第631节(第2页)

第631节(第2页)

刘黑榥有些茫然。

“老百姓相信我们,我们就能调度更多的人力物力,这样才能在马上要开始的战场上更占优势,就能让天下快一些统一。”张行补充了一句。

刘黑榥这下子懂了。

张行起身离开,刘大头领主动在后面结了账,这才一起入了玄武门。

夏日总的过得很快,尤其是在某种相对而言的无所事事中……其实,这种心理也很奇怪,因为战乱之世中,这种和平的生活本身就应该是人们的追求才对。

但实际上,因为战争的威胁,人们始终觉得这种生活不真实,始终觉得这种生活是在为了战争做准备。

这么说似乎也没错。

毕竟,仗总是要打的……天下万事,唯战不易。

进入五月,河南那边已经进入到了一年一度的梅雨季节,河北这里也开始时不时的有了典型的五月雨……邺城的事情很顺利,在没有战争活动的情况下,军国主义体制推动起其他各类事务总是那么快捷高效。

在继扩展邺城、收编北地之后,张行想要的帮中直属大钱庄也建立了,按照黜龙帮政治传统,这个钱庄专门组了一个小部,向大头领曹夕负责,全程顺利,无人反对。

就连相亲会也显得格外成功,不管张行如何给自己的行为上价值,但事实就是,刘黑榥说的有一定道理……连续多年的战斗,从去年开始才有了一定的喘息之机,到了今年,婚姻和生育成为了邺城行宫内的主流,而且很明显的,张席在通过那些东郡、济阴的老太太们刻意推动着河南、河北、东境、北地,乃至于江淮的各方婚姻合流。

至于例行的每一次军事活动成功后都要进行的军事改革与军队改编也在按部就班的进行着,头领一层的安排也已经完成,现在正在制定总数在六十个野战营加二十个军法、巡骑、土木营,再加上八十个后勤、戍卫、军屯营,合计一百六十营的军事重构计划。

没错,从野战部队角度来说,黜龙帮似乎并没有在夺取幽州、河间、北地、晋北后大肆扩军,他们原本就有六七十个营,现在不过是增加了十来个而已,最大的要点似乎是有序建设了多达十六万之众、与野战部队几乎相当的强大预备役。

不过,这里是有一个明显战略欺骗的——徐世英按照张行的要求,将新增的北地军事力量通过戍卫、后勤、巡骑、土木营的方式隐晦的投射到李定以及他周边的行台那里,实际上构筑了一个多达五万,全力支援下可达七万的战略重兵集团。

所以,如果黜龙帮这一次军改成功,那将来黜龙帮一旦动员,表面上会有合计十六万常规野战兵力。而实际上,会有十九万左右的野战部队。其中多出来的三万,大略分布在李定所在的北地西行台,以及西行台周边的其余四个行台,也就是北地其余两行台,加上幽州行台以及周行范所在的苦海-晋北行台。

到时候,就可以轻易动张行的全地图钳形攻势了。

总而言之,进入这一年的黜龙帮,最起码在邺城这里,一切都显得很成功、很顺利,但又莫名的很匆忙、很焦虑。

五月初七,一场雷雨中,多名哨骑从大河河道方向飞奔而来,向邺城报告了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消息——这一轮军改中转为戍卫营主将的头领常负,因为被挤出野战军外加钱庄生意被管控等等缘由,利用河南那典型的梅雨气候,几乎是单骑逃亡到了淮阳郡,通过太守赵佗,向司马正请降。

走之前,还留下书信喝骂张行与徐世英处事不公。

一时间,邺城震动。

而很快,整个黜龙帮上下就应激了起来——单通海几乎是当日晚间便亲身驰到了邺城,请求出兵龙囚关,逼迫东都将人送还;参军部在内,绝大部分的邺城大行台官吏都认为,应该趁机撕毁到明年此时的合约,抢攻东都。

张行拒绝了这些,只是让谢鸣鹤走外交途径要人而已。

相互嘈杂了半个月,梅雨都要结束的时候,司马正给出答复,人已经自行去了西都,大英似乎对黜龙帮的叛徒很欢迎,尤其是黜龙帮刚刚进行了一大半的军改,据说常负直接被授予了一品散官并遥领了关中一郡太守,很显然,只要常负稳定下来,按照惯例,他将会获得这个实职,然后再等第一次立功后加爵位。

孤身一人,便至于此,这是典型的降人优待,参照的是当年大魏对东齐、南陈降人的惯例。

这下子,张行没有再迟疑,下令周行范、洪长涯二人对晋地起报复性的攻击,军队规模限定在两个行台内。

五月底,周行范引兵一万叩楼烦关,几乎是同日,已经做了大英忠臣的王臣廓引兵七千反向侵入恒山,逼的洪长涯不得不回师。

而晋地还没有结果呢,淮南突然来人,杜破阵遣人告知了邺城一个消息——南梁内乱,梁主萧辉要借淮右盟兵马平叛。

说是请示,其实就是个通知,因为杜破阵此时应该已经出兵了,而且邺城这里确系答应过杜破阵,给他自行其是的机会和权力。

换言之,南面也打起来了。

那么看起来,战事似乎没有那么轻易就能离开这个崩乱之世……于是乎,张行亲自主持了六月份的又一轮相亲会,只白有思开始巡视淮北。

ps:大家新的一年大财!

第七十三章安车行(2)

夏雨茁茁,从刚刚修复好的临漳三台上望去,漳水之上烟雨蒙蒙,根本看不清具体情形,但即便是毫无修为的普通人也都能从台上这么远的距离察觉到漳河河道上的喧嚷。

没办法,邺城之所以是邺城,就是因为这是漳水距离大河最近的节点……漳水斜穿了整个河北平原,源源不断将整个河北的精华输入或者分出去,而距离大河最近,又使得此处成为面向中原的门户。

这是河北天然的心脏和府。

得益于此,此时此刻,无数的航船在漳水上的交汇,又因为雨水在邺城南北两个码头外陷入拥堵中,以至于如此嘈杂。

被命名为吞风台的新三台中台之上,某处偏堂内,黜龙帮席张行将目光从河面方向收了回来,回头看向了身前崭新大圆桌:“咱们刚刚说到哪儿了?”

看他样子,竟然是被外面的动静分了神。

这是一次临时会议,原本大行台一个月一次例行会议,张行为,一般是魏玄定、陈斌、雄伯南、徐世英、柴孝和五位大行台龙头参与,而其余龙头只要在邺城也都应该列席,整理一月工作,布整合政令……而这一次因为是要临时讨论眼下忽然出现的军情,所以单通海、洪长涯两位临近的龙头也都赶了过来。

一共八人,团坐在一个大桌上。

到了现在,会议其实已经过半,大家听完了洪长涯、单通海对军情的汇报和安排,听完了柴孝和对后勤的安排,听完了徐世英关于后续部队的临时调度安排等等,现在要进行最后的补充提案环节,理论上也该疲惫了。

然而,作为目前自成为宗师的存在,张席的走神还是让大家觉得有些奇怪。

“有人对这轮整军不满。”就在张行右手边的徐大郎就没有半点奇怪之态,反而是立即接口。“可既然是整军,肯定有人不满,当时宣布头领任命后就闹了许多事,只不过常负忽然叛帮,大家不免同仇敌忾,这事就消了。不过现在眼瞅着没有大打,一些没有捞到军功的,还有指望着战事打乱整军计划继续掌兵的,就又指着这事闹了起来,手段五花八门……而依着我看,有常负的事情在前,他们决不会闹出大事了。”

“你的意思这事不做反应,也能正常推进整军?”陈斌蹙眉追问。

“是,我是大行台副指挥兼军务部总管,若为此事闹出波澜来,或者耽误了整军,自然是我来负责。”徐大郎抬手拍了拍身前一摞文书。“而且与这事相比,我这里还有两件整军相关的麻烦事务要诸位龙头决断呢。”

偏殿内一时无人出声,只有大圆桌外围方案上文书们的纸笔作响,与外面的雨声以及河道上的人声相和。

“若是无事,为何提出此案的?”张行似乎没有反应过来。

“不是徐副指挥提的,是我做的提案。”陈斌轻叹了口气,认真来言。“席,我其实对之前调整的领兵头领名单有些意见,尤其是常负的事情出来后,按照单龙头的汇报,竟有不少人差点被他说动,全都是整军落下来的头领……可见之前的结果确实有些不够周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