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席设在水榭之中,四周垂着轻纱。
虽临近冬日,但晚风依旧凉爽,带来荷塘的淡淡清香。
美酒佳肴流水般呈上。
周家几位有头脸的长老和核心子弟作陪,气氛颇为热络。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众人最初的拘谨和震惊稍褪,话题也逐渐放开。
周世秋屏退了左右伺候的闲杂仆人,只留下心腹守在远处,水榭内顿时安静了许多。
他举杯轻啜一口,脸上的红光不知是酒意还是情绪激动,压低声音对身旁的李元乾道:
“元乾,今日殿上之事,你也看到了。”
“墨太尉一党,分明是刻意针对你。”
李元乾放下酒杯,目光沉静:
“末将亦有察觉。”
“只是不解,我与墨太尉素未谋面,更无旧怨,为何要为难我等。”
“并非私怨。”
周世秋摇了摇头,神色凝重起来。
“此事关乎朝堂政局,关乎国策走向。”
“你可知如今朝中大致分为三派?”
“愿闻其详。”
“其一,便是以墨太尉为首的求和派。”
周世秋语气带着一丝毫不掩饰的鄙夷。
“墨渊此人,门生故旧遍布朝野,势力盘根错节。”
“他极力主张对魏国缓和关系,甚至不惜割地赔款,岁贡以求平安。”
“理由是魏国军力强盛,尤其铁骑锐不可当。”
“而我大胤连年征战,国库空虚,当以休养生息为上。”
李元乾闻言,眉头微蹙。
他在边关与魏军血战多年,深知魏人狼子野心,求和无异于与虎谋皮。
“其二。”
周世秋继续道。
“便是以大将军武战天为首的‘主战派’!”
“大将军是陛下族叔,深得信赖,执掌天下兵马大权,性格刚烈,用兵如神。”
“他主张全力备战,主动出击,认为唯有打疼打怕了魏国,才能真正换来边境安宁。”
“陛下…陛下内心,亦是倾向于主战派的。”
他提到女帝时,语气格外恭敬。
李元乾点了点头,这与他感知到的女帝态度相符。
“那第三派呢?”
“至于第三派嘛。”
周世秋笑了笑,略带嘲讽。
“便是以丞相文仲为首的中和派,或者说和稀泥派。”
“这位文丞相,最是圆滑,惯会左右逢源。”
“既不明确反对墨渊,也不轻易忤逆陛下和大将军,凡事力求稳妥,不出差错便好。”
看似不偏不倚,实则经常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