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时光荏苒,昔日在龙椅上懵懂无知的稚童武承嗣,如今已长成一名面容苍白、眉眼间带着几分阴郁的青年。
他依旧身着象征九五至尊的明黄龙袍,高坐于金銮殿上。
但那龙椅对他而言,却宽大得有些冰冷,空旷得令人心悸。
朝堂之上,衮衮诸公手持玉笏,口称“陛下”,言语恭敬,礼仪周全。
然而,那低垂的眼帘下,藏着的究竟是几分真心?
每一次议事,最终的决定看似由他“乾纲独断”,实则哪一件不是早已由摄政王府定好了章程,送到他面前走个过场?
就连他最想提拔的几个“自己人”,奏折递上去,也如同石沉大海。
最终批复下来的,永远是摄政王系的人选。
他就像一尊被精心擦拭、摆放在最高处的傀儡,光鲜,却无魂。
“退朝。”
随着太监尖细的唱喏声,文武百官如同潮水般恭敬退去,没有丝毫留恋。
偌大的金殿,瞬间只剩下他一人,以及几个垂手侍立、如同泥塑木雕般的宫女太监。
武承嗣缓缓从龙椅上站起,手指拂过那冰凉的金龙扶手,指尖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
“哼……”
一声压抑着无尽怒火的冷哼从他喉间挤出。
等回到属于自己的寝宫后。
这皇宫虽大,似乎也只有这一隅能让他稍微放松,却又更像一座华丽的囚笼。
他烦躁地挥退了大部分宫人,只留下几个从小伺候他、最懂得察言观色、曲意逢迎的心腹太监。
“陛下,您消消气。”
一个面白无须、眼神伶俐的大太监连忙奉上温热的参茶,细声细气地劝慰。
“那些大臣,不过是些趋炎附势之徒,眼里只有那位,哪里懂得陛下的雄才大略?”
另一个太监一边为他捏着肩膀,一边附和:“就是!这天下明明姓武。”
“他李元乾不过是个臣子,仗着有点修为,就敢如此欺君罔上,总揽大权,简直是大逆不道!”
这些话,如同毒药,却又恰好说中了武承嗣内心最痛处。
他猛地将参茶掼在地上,精美的瓷盏瞬间粉碎,滚烫的茶水溅了一地。
“李元乾,李元乾!”
武承嗣低吼着,眼中充满了血丝和怨毒。
“他凭什么?”
“这江山是朕武家的!是我太祖皇帝一刀一枪打下来的。”
“他一个外姓之人,凭什么站在朕的头顶上发号施令?”
“这满朝文武,见了他比见了朕还要恭敬!”
“他们眼里还有没有朕这个皇帝!”
他胸口剧烈起伏,苍白的脸上因愤怒而泛起不正常的红晕。
他恨!
恨李元乾的权倾朝野,恨朝臣们的阳奉阴违,更恨自己的无能为力。
他空有皇帝之名,却无皇帝之实。
每一次看到关于摄政王又突破了某个境界。
或是麾下大军又平定了哪处叛乱的消息传来,他就像被人在心口狠狠剜了一刀。
“陛下息怒,保重龙体啊!”
太监们慌忙跪倒,嘴上劝着,眼底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
皇帝越是依赖他们,越是怨恨摄政王,他们的地位就越稳固,能捞到的好处也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