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阎行一声令下,无数拿着长戈的士兵,挥舞着长戈来到阵前。
长长的长戈也有一丈来长,如果操作得当是可以在被长枪兵捅之前,割掉长枪兵的脑袋的。
只看那长戈兵拿着长戈试探着往长枪兵的脑袋附近不停的逼近。
长枪兵不停的拿着长枪,把枪尖对着拿长戈的士兵,不让他靠近。
大阵这么多兵,有人被枪兵防住无法靠近,就有人趁着枪兵不注意,躲过枪尖,拿着长戈逼近枪兵。
正当那成功逼近枪兵,想要趁机把长戈伸进大阵当中,割掉枪兵头颅的时候,只听咻的好几声!
咻咻咻!
连续三发弓箭直接把那持戈的士兵钉在地上,看样子这弓箭威力不小。
这种威力的箭,也就只有黄忠、赵云这种用弓大家才能射的出来。
但是这些箭肯定不是黄忠和赵云射的。
那么这些箭如何才能有如此大的威力呢?
“装弩!”
随着一个声音传来,说出了问题的答案。
其实就是寻常弓弩,不是诸葛亮的诸葛连弩,而是普通的弩。
这种弩也叫「擘张弩」,是汉代最常见的弩之一,需要用双臂才能拉开弓弦。
可以说这种弩的威力极大,缺点也是很明显的,就是上箭太费劲了。
一个人从拉开弓弦到放上专属的弓箭要足足五分钟。
即便是两个人一起用,也得两分半的时间。
这种弩基本上是过时的弩,但是徐坤却在陇右的武库里找到这种弩。
陇右能找到这种弩,这得益于凉州一直是防备羌人的地方,所以朝廷每几年都会给凉州送一批武器。
这就导致了凉州的武库,你能找到不少老古董的武器。
就比如这「擘张弩」,按武库上面的记载,是桓帝刚刚登基那年,外戚梁翼给凉州配备的新装备,到如今已经快八十年了。
也是这种弩实在是不太好用,而陇右也没有跟羌人发生大的战事,即便有韩遂、马腾这种叛乱,没等打开武库,太守就被弄死了。
所以这弩就这么一直放在武库里。
更主要的是弩的弓弦老化太严重,八十年的氧化,已经脆的不行。
这弩就堆在武库的最里面,反正谁当陇右之主,跟武库对账的时候,肯定能看到这弩就是了。
徐坤接手武库的时候,就看到这些废弩了,徐坤检查之后发现这弩用的木竹都是经过特殊处理的,浸泡过油,又阴干三年。
这弩本身没有问题,就是这弩弦脆的不行。
于是就命人拿备用的弓弦重新按上,徐坤试了一下非常喜欢。
别人要两只手上弦,徐坤只需要两根手指头。
这「擘张弩」到他手里跟个玩具似的。
有时候一边在卧室里玩,一边还喊着别人听不懂的东西。
什么“李云龙!你开炮啊!别让我瞧不起你!”,还有什么“团长!让我带兄弟们再冲一次吧!”
徐坤拿着这弩,在卧室里算是过足了抗日戏的瘾。
这一次阵战,刚好能用上。
这弩不多,一共才五百把。
密集性的杀敌是够呛能起作用,但是对付这些拿着长戈针对枪兵的西凉军。
这弩算是派上大用场了。
只要有手持长兵器,在长枪手不注意的情况下,溜进能威胁到长枪手距离的,全部都被这弩射死!
尽管也有一个两个偷袭长枪手成功的,但是很快就被后面的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