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徐坤听到庞统的话,开口说道:
“你?两件事!”
“第一件事保护百姓,不能让曹操把大汉的百姓都剥削光了,尤其是边境的百姓,不能回迁中原,否则匈奴会趁机侵蚀我大汉的疆土。”
“第二件事争兵权,曹操的兵权你要去争。”
“对了,曹操对你信任程度如何?”
庞统憨笑:
“嘿嘿嘿,对我比对曹丕曹植还好。”
徐坤听到庞统的话,对庞统另眼看待:
“嚯!”
“你要不然直接争世子之位得了。”
“让曹操把世子传给你,你倒是直接投降算了。”
庞统无语:
“那倒是不至于。”
“曹操信任我,是因为我没有任何家族势力,在曹操那算是一个孤臣。”
“曹操不信任曹丕和曹植,是因为怕他俩在他活着的时候,分走他的权力。”
徐坤也就是跟庞统开了一个玩笑,他当然知道曹操不可能把魏王的位置传给庞统。
真传给庞统,庞统也坐不住这个位置。
有曹家、夏侯家支持的人才是魏王,不是当了魏王才会得到曹家、夏侯家的支持。
徐坤缓缓说道:
“那你就利用这份信任,去争邺城的兵权。”
“邺城的一千兵,重要性能顶地方的十万兵,百万兵。”
“邺城的兵权,你争的越多越好,当然一切以你安全为主。”
四人商量一番之后,喝了些酒,庞统名义上是朝廷的使者,自然不能留宿。
徐坤、诸葛亮、徐庶三人一直喝到后半夜。
又过了七天的时间。
准确的时间点是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十月初一。
今天是刘备进位汉中王,已经封大司马的日子。
汉中王是爵位,大司马是职位,也算跟曹操的爵位魏王,职位丞相相呼应。
在汉江北岸,搭了一个六米高的木台。
这木台不是西游记里唐僧跟那鹿角大仙比打坐的那种木台,而是一层一层,渐渐增高的木台。
木台的最上方放着祭祀用的三牲五谷,还有一坛酒,一块腊肉。
战国有相王行腊的传统,是指两个国家之间互相承认对方为王,才会举行这个仪式。
但是这个仪式传到西汉初年,便是无法继续。
因为西汉的王都是朝廷封的,不管你是那几个功臣,还是后来的刘邦儿子们,他们的王位都是中央承认,才能当的。
所以这行腊的传统用不着,就改成单纯的放一块腊肉。
刘备此刻穿着王服,带着王冕,腰配双股剑,站在高台之下。
等着议事开始,他就要称王。
诸葛亮负责当司仪,徐坤负调配乐队。
台子前,刘备身后,站着刘备所有重要臣子。
就连关二爷,也是在昨天赶到汉中,汝南目前曹操和孙权都没能力动兵,关羽就让关平代管汝南。
自己大哥的封王大典,说什么他也要参加。
算了下来,也就是马良、蒋琬、文聘,三个留在荆州的倒霉蛋没有参加这次封王。
就连庞统都在场,这仨是有多倒霉可想而知。
诸葛亮站在高台之上,高声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