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徐坤点了点头,诸葛亮说的是对的。
如果只是光识得字,实际上还当不好基层的官吏。
一项好的政策,交给他们,不仅不会执行顺利,甚至很可能走形变样。
徐坤接着说道:
“所以我们在教这群老兵识字的过程中,还要负责教他们如何执行接下来的政策。”
“并且每一次下发政策,这群老兵都要赶到附近的郡县开学学习,学习如何把政策落实下去,确保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不走形,不变样。”
“这群老兵不用的问题,我也考虑过。”
“我选择从世家入手,老兵们负责打好底子,渐渐让世家培养出来的人才参与其中。”
诸葛亮没懂徐坤的话,于是问道:
“子厚,这不是还没有摆脱世家对基层的控制吗?”
“再说一些基层小吏的位置,世家们不会看得上的。”
徐坤笑了笑:
“孔明,且听我把话说完。”
“世家子弟,不得在家乡为吏,比如荆州的世家子弟,将会派往凉州当吏,这样就避免了世家子弟在家乡包庇自己的族人。”
“而且这还有一点好处,就是我们能渐渐的把一些大家族拆散,这些世家大族同姓之人聚在一起才是世家大族,分散各地成为一个个的小家,这世家也无从谈起。”
“这样我们既用了世家培养出来的人才,又摆脱了世家的控制。”
“至于基层小吏看不上,我们可以直接宣布,今后太守州牧一级的地方长官,必须要在乡村有当吏的经验。”
“这样这群世家子弟为了将来能当大官,定会愿意下到村子里当村长。”
“而且我的办法还有一个,可以让全天下的世家子弟都为我所用。”
诸葛亮摇着羽扇,怀疑的看着徐坤:
“你不会是挨家去扛石狮子恐吓他们吧?”
徐坤无语:
“诸葛亮!你大爷的!你当我只会蛮力不成?”
“我的办法叫科举!”
“是一种全新你没体验过的全新玩法。”
“我们每年进行一次考试,成绩优秀者录入,成绩差者淘汰,录入者根据成绩不同,下方的村庄,郡县也不同。”
“比如第一名,直接进入你诸葛亮麾下,当一名书吏。”
“比如第十名,在江夏太守手下当一名书吏。”
“再比如第三十名,在成都附近的村庄当一个村长,以此类推。”
“成绩越好的,离权力中心越近,上升空间就越高,成绩越差的,离权力中心越远,上升空间就狭小。”
“长此以往,进入庙堂的都是有真才实学的人尖,地方上也得到了次一等人才的补充。”
诸葛亮听到徐坤的想法后,沉思许久,把扇子放在桌子上,缓缓说道:
“问题的关键你没有说!”
“谁能考这个试?”
“倘若只有世家子弟在考,这未必你摆脱世家控制的初衷,可是让全天下的读书人都有机会考试,你直接走到了世家的对立面。”
“一个简体字,一个科举,子厚,你再强也会死无葬身之地。”
徐坤笑了笑道:
“我还不想死,也想有个葬身之地。”
“听说秦岭附近风水就不错,我以后想埋在那。”
徐坤突然话锋一转,狡黠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