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真是曹丕的铁杆,也是曹操最信任的曹家子弟,可以说是完全的自己人。
这个时候,曹真总该会顺着王迪说话吧?
只见曹真犹豫片刻后,看着王迪说道:
“子启,我觉得丁仪兄说的似乎有理,确实没有不让曹彰公子申辩的道理。”
曹丕听到曹真这话,整个人不可置信。
难不成曹真这自己的铁杆要临阵倒戈?
难不成这是王迪联合曹植曹彰的支持者,给自己做的局?
昨夜不是说陪我演戏吗?
剧本上没这段啊?
曹真的话说完,庞统终于露出自信的笑容:
“好!非常好!”
“那就让曹彰公子出来替自己申辩吧。”
“著作郎何在?”
著作郎就是曹魏的史官,此刻由卫觊担任。
卫觊出身河东卫氏,可能这个人因为三国演义没有写他的事,属于比较冷门的人物。
但是实际上此人在曹魏的地位不低,而且对我国书法有着重要意义,乃是‘卫门书派’的开山祖师。
卫觊听到庞统的话,拿着纸和笔就站了出来。
“相国,卫觊在此!”
庞统点了点头:
“一会儿把曹彰的公子每一句话都记下来,记录给后世,让后人评说!”
“带曹彰!”
庞统也不废话,直接一声中气十足的喊话,让人把曹彰带来。
可惜他面前没有惊堂木,要不然直接能cos包公。
看到庞统突然理直气壮起来,丁仪有些疑惑。
难不成这庞统真不怕到时候曹彰乱说一起,撤上谁就咬谁吗?
不到三十秒,曹彰就出现在会议厅门外,可见曹彰早就被准备好了。
曹彰被五花大绑,在四个侍卫的看管下走了进来。
他一进来就看见坐在主位,身穿王服,头戴王冕的曹丕。
只见他对着曹丕喊道:
“子桓!我不服你!”
“父王居然把大位传给了你!”
“你哪里比得上我?我能使五十斤的大刀,开三石的弓,领着三千骑兵敢冲击上万匈奴人的队伍。”
“这些你都能做得到吗?”
听到曹彰的话,刚才还悬着心的曹丕瞬间把心放回肚子里了。
有些人,一开口你便知道他是什么层次。
曹操要是能把位置传给曹彰,那是脑子真有病了。
曹丕刚要说话,直接被庞统打断。
“卫觊,把曹彰公子刚才的话,记录在案!”
只见卫觊奋笔疾书:
“彰曰:子桓!吾不服汝!父王竟将大位传于汝!汝何能及吾?吾可使五十斤之大刀,开三石之弓,率三千骑兵敢于冲击上万匈奴之众。此等事汝皆能为乎?”
这话只要记录在史书上,曹彰是什么样的人,后世之人基本上都能看明白。
他的思维还停留在,魏王应该传给最能打仗的人。
就这一点,曹操就不可能传位置给曹彰,更何况还得绕过曹丕和曹植。
庞统这一手不可谓不厉害。
只见庞统接着说道:
“曹彰公子,大王念昔日兄弟之情,不忍审问于你,今日我代大王问你。”
“你从幽州带回三万精兵,意欲何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