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声“请皇上成全”落下,长春宫正殿内,静得能听见香炉里檀香燃烧的细微噼啪声。
乾隆看着皇后,皇后坦然回视,目光温和却坚定。跪在地上的傅恒,背脊挺得笔直,是武将的硬骨,也是情之所钟的执拗。而魏璎珞,垂着眼,面色苍白,唯有紧抿的唇线和袖中微颤的指尖,泄露着她内心的惊涛骇浪。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被拉长、凝滞。
乾隆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拇指上的玉扳指。他的目光在皇后脸上停留片刻,又扫过傅恒,最后,落在魏璎珞低垂的脖颈上。那截脖颈纤细白皙,此刻却绷得像一张拉满的弓。
他忽然想起御花园回廊下,她跪伏在地,声音平稳地说“并无私交”;想起她平日里在长春宫,总是安静地待在角落,像一株刻意收敛的幽兰;想起傅恒还朝时,那克制不住搜寻的眼神……还有皇后此刻,这前所未有的、明确而坚决的请求。
种种迹象,串联起来。
原来如此。
不是无趣,是刻意避嫌。不是规矩,是心有所属。
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愠怒,夹杂着一丝被蒙蔽的冷意,还有一丝……连他自己都不愿深究的、细微的失落,在他心头盘旋。他是帝王,掌控天下,却似乎未能完全掌控这方寸宫闱之内的人心。
“皇后,”他终于开口,声音听不出喜怒,却带着沉甸甸的分量,“你可知,朕方才属意的是喜塔腊氏?”
皇后心头一紧,面上依旧从容:“臣妾知道。只是皇上,尔晴先前行为不端,已被臣妾处置。
若将其指婚傅恒,恐非佳偶,也委屈了傅恒立下的军功。而璎珞……”她顿了顿,语气愈恳切,“侍奉臣妾尽心尽力,更对永琮有救护之情,品性纯良,忠勇可嘉。臣妾私心以为,她与傅恒,才是真正的郎才女貌,情意相投。还请皇上看在臣妾与傅恒姐弟情分,看在璎珞一片忠心的份上,成全他们。”
她将“情意相投”四个字,轻轻巧巧却又重重地抛了出来。
乾隆眼神微暗。情意相投……好一个情意相投!
他目光转向傅恒:“傅恒,你呢?皇后为你求娶魏璎珞,你意下如何?宫女魏氏乃包衣之女,和你身份并不相配”,他刻意忽略了傅恒之前的陈情,将问题抛了回去,带着帝王的审视。
傅恒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坚定,毫无畏惧地迎上皇帝的视线:“回皇上!臣,心仪璎珞,非她不娶!求皇上成全!”他再次重重磕下头去,额头触及冰凉的金砖,出沉闷一响。
没有丝毫犹豫,没有半分退缩。
乾隆看着他,看着这个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年轻臣子,看着他眼中那不容错辨的真诚与炽热。他又看向魏璎珞,她依旧低着头,可那紧绷的侧影,却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同样的决心。
殿内的空气,仿佛变成了粘稠的胶质,压迫得人喘不过气。
魏璎珞能感觉到那落在自己身上的帝王目光,如同实质,带着千钧重量。她知道,这是最关键的时刻。皇帝的一念之间,便能决定她与傅恒是云端还是深渊。
她不能输。
脑海中瞬间闪过无数念头,最终,定格在一个大胆的、近乎赌博的计策上。她轻轻吸了一口气,仿佛承受不住这凝重的气氛,身体几不可查地摇晃了一下,袖中一直紧握的手微微一松,一个用普通青布缝制、毫不起眼的小小护身符,从她袖中滑落,“啪”一声轻响,掉在了光可鉴人的金砖地上。
那声音很轻,但在落针可闻的殿内,却清晰可闻。
所有人的目光,下意识地都被那小小的物事吸引了过去。
乾隆也瞥了一眼。
魏璎珞仿佛这才惊醒,脸上瞬间掠过一丝惊慌与羞涩(这丝羞涩,她演得恰到好处),慌忙俯身要去捡拾。
然而,有人比她更快。
是傅恒。
他几乎是不假思索地,甚至忘了帝王就在眼前,下意识地伸出手,极其自然地将那枚小小的护身符捡了起来,动作轻柔地拂去并不存在的灰尘,然后,才像是猛然意识到场合不对,动作僵住,抬头看向乾隆,脸上闪过一丝窘迫,却依旧将那护身符紧紧握在手心。
那瞬间的本能反应,那自然而然的珍视姿态,胜过千言万语的辩解。
乾隆看着傅恒那下意识护住护身符的动作,看着他脸上那未加掩饰的窘迫与坚持,再看看魏璎珞那“慌乱”却隐隐泛红的耳根……
他忽然觉得,自己方才那一瞬间的愠怒与算计,有些索然无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