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里的空气仿佛变成了粘稠的液体,每一次呼吸都带着重量。苏晚站在昏暗的光线里,感觉自己像被困在透明琥珀中的昆虫,四面八方都是无形的压力。
“谛听”的警告如同冰水浇头,让她瞬间从对过往线索的追忆中惊醒。现实的威胁,已经迫在眉睫。增强型监控,技术等级越常规……这意味着对方投入了更多的资源,也意味着她的任何轻举妄动,都可能暴露在对方的眼皮底下。
去找学长解读底片的计划,必须无限期搁置。她不能将无关者拖入这潭浑水。
现在,她有两个选择:第一,完全依靠自己,利用从“影狐”和“谛听”那里学到的有限的反侦察技巧,尝试与监视者周旋;第二,联系陆沉渊,借助他的力量打破这个僵局,但代价可能是失去自主调查的空间,并彻底激化矛盾。
苏晚的目光扫过窗外。夜色深沉,街灯昏黄,偶尔有车辆驶过,一切看似平常。但她知道,在这平静的表象下,暗流汹涌。或许在某辆停靠的黑色轿车里,或许在对面楼房的某个窗口后,正有眼睛注视着这里。陆沉渊的人,以及……敌人。
她深吸一口气,做出了决定。不能坐以待毙,也不能完全依赖陆沉渊。她需要主动创造一个机会,一个能够试探对方底线,同时为自己争取操作空间的机会。
她拿起日常手机,再次给陈明远回复邮件。这一次,她的语气更加积极,表示对展览理念“非常感兴趣”,尤其是邮件中提到的关于“生命底层密码”和“钥匙”的隐喻(她巧妙地引用了陈明远邮件中的词汇),与她最近的创作思考不谋而合。她提出,希望能在下周某个时间,带着自己的一些新作品小样,去基金会拜访陈总监,进行更深入的交流。
这是一步险棋。主动进入对方的地盘,无异于羊入虎口。但这也是打破对方节奏的方法。她要让对方知道,她不仅接住了试探,还有意更进一步。这或许能暂时满足对方的观察欲,为自己争取几天相对安全的“准备时间”。同时,她也想亲眼去看看,新纪元基金会的内部,究竟藏着什么。
邮件送后,她开始行动。她没有试图去找出那些监控设备,那出了她的能力范围。她要做的是,在对方的监视下,演一场戏。
她像往常一样,整理书店,打扫卫生,然后关灯上楼,回到书店二楼的住所。她拉上窗帘,但留了一道不易察觉的缝隙。她故意在窗前停留片刻,身影被灯光投射在窗帘上,显得有些疲惫和忧郁,符合一个正在为“艺术合作”而纠结的创作者形象。
随后,她走进卧室,关上门。真正的行动才开始。
她换上一身深色的、便于活动的衣服,将从东南亚带回来的微型侦察设备、那部加密手机、顾慎知的便签和底片,小心地藏在身上一个特制的贴身腰包里。然后,她打开了卧室衣柜的后板——这里有一个极其隐蔽的、通往隔壁一栋空置老楼维修通道的入口。这是“影狐”早年为了安全屋转移而设置的逃生通道之一,连陆沉渊都不知道它的存在。
通道狭窄、布满灰尘,充满了霉味。苏晚屏住呼吸,凭借记忆和手机微弱的光亮,在黑暗中摸索前行。她不确定这个通道是否也在对方的监视之下,但这是目前唯一能暂时脱离视线的办法。
十分钟后,她从隔壁老楼一个废弃的地下室出口钻了出来,身处一条僻静的后巷。夜风带着凉意吹在她脸上,让她精神一振。
她没有立刻联系任何人,而是像一个夜归的居民,低着头,快步融入城市的夜色中。她需要找一个绝对安全的地方,仔细思考下一步计划,并尝试联系“谛听”,获取更多关于“沙漏标志”和“cs”的信息。
她走进一家二十四小时营业的连锁咖啡馆,选择了一个靠墙的、能观察到整个店面的位置,点了一杯热可可。她用咖啡馆的公共duifi(经过加密跳转)连接上“谛听”的网络,出了查询“荆棘沙漏”和“cs”的请求。
等待回复的间隙,她警惕地观察着周围。咖啡馆里人不多,有熬夜写论文的学生,有刚下晚班的白领,似乎并无异常。
然而,就在她端起杯子,准备喝一口热饮时,眼角的余光瞥见窗外马路对面,一辆原本停着的黑色摩托车突然亮起了车灯。骑手戴着头盔,看不清面容,但苏晚注意到,对方的目光似乎透过咖啡馆的玻璃窗,在她身上停留了一瞬。
是巧合吗?还是……她并没有成功摆脱监视?
她的心猛地提了起来。对方的能力,似乎远她的预估。
就在这时,加密手机震动,“谛听”回复了。信息很短,却让她如坠冰窟:
“荆棘沙漏标志,高度关联一个名为‘ctu’(暂译:时序圣殿)的秘密组织。该组织极度隐秘,疑似与‘涅盘’计划核心及全球多项尖端生物科技垄断有关。‘cs’即其缩写。危险等级:最高。建议:立即终止一切相关调查,隐匿行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ctu!时序圣殿!
这个名字带着一种古老而邪恶的意味。顾慎知竟然与如此可怕的组织产生了关联!
就在苏晚消化这个惊人信息的同时,咖啡馆的玻璃门被推开,风铃清脆作响。一个穿着快递员制服、戴着鸭舌帽的男人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个不大的纸盒。他的目光在店内扫视一圈,最终,落在了苏晚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