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孙悟空言辞“恳切”,又想到他方才饶过金角银角性命、再加上归还法宝,老君倒也不好一口回绝。
他谨慎地捋须问道:
“哦?是何‘小忙’?你且说来听听。”
“不过老道有言在先,法宝是断然不能借与你的。”
“嘿嘿嘿???,哪能啊!”
孙悟空立刻赔上笑脸,拉着老君的袖子轻轻摇晃,语气带着几分“谄媚”,
“三界谁人不知,老君您身为道祖,乃是炼器一道的祖宗,就是手指缝里漏了一点也比俺老孙家底富裕得多……”
“俺老孙所求不多,就是想…就是想跟您老学学,如何炼制几件趁手的小玩意儿。”
“俺老孙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总不算坏了规矩吧?”
“既增强了俺老孙的‘真本事’,又不劳烦您老破费,您看…是不是两全其美?”
学炼器?!
太上老君闻言,饶是以他的道心修为,也不由得微微一怔。他万没想到这猴头竟把主意打到了这里。
这可比直接要法宝“高明”多了,也更显“志气”。
老君看着孙悟空那双充满狡黠与渴望的金睛,沉吟片刻,缓缓摇头道:
“孙悟空,炼器之道,博大精深,乃我玄门秘传,非我门生,法不可轻传,此乃道门规矩,老道亦不可破。”
此言一出,孙悟空眼中精光暴闪!
非我门生,法不可轻传?
听此言,孙悟空岂能不懂,他要是蠢笨,当初在斜月三星洞学艺时又如何明白师父敲他三下头的意思。
不正是“法不可轻传”的另一面——“法可传门生”吗?
他也是个干脆的,跪下便开始磕头,行拜师礼。
毕竟当初漂洋过海地去学艺,也是经历了艰难困苦,如今只是磕几个头,便可以学得大造化,他自然也是乐意。
况且那老君对他也是真地不错。
“师父在上!请受弟子孙悟空一拜!”
动作干脆利落,毫不拖泥带水,
这一套拜师礼行云流水,仿佛已在心中演练了千百遍。
太上老君看着跪在自己面前、额头触地的孙悟空,眼中闪过一丝难以言喻的欣赏与笑意。
这猴头,果然灵性天成,这份悟性,这份机敏,这份当机立断的魄力,当真是举世无双。
正所谓名师出高徒,但其实真正的高徒要想出一个,其实是很困难的,毕竟不是所有的徒弟都能学得师父的全部本领,往往是一个师父三个徒弟,每个徒弟都学了师父不同的本事,这也是一些传承越来越没落的原因。
世间的宗派,很鲜少有能够过开宗立派祖师的后人。
名师难求,高徒更是万载难遇。
一个师父的本领再高,若找不到能完全继承衣钵、甚至青出于蓝的弟子,也是徒叹奈何。
如果将天才比作玉的话,
而眼前的孙悟空,在老君这等存在的眼中,正是一块完美无瑕、亿万年也未必能出一块的绝世璞玉。
他天生地养,根骨无双,悟性通神,更难得的是,经历了五行山下五百年的沉淀与西行路上的磨砺,其心性已非当年那般纯粹的桀骜不驯,而是增添了坚韧、担当与智慧。
这样的璞玉,只需稍加点拨,便能绽放出让三界为之侧目的璀璨光华。
太上老君心中已有定计,脸上却依旧云淡风轻。他受了孙悟空的叩拜,缓缓开口道:
“你既愿拜我为师,虽只习炼器一道,亦算入我门墙。”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道理,你可明白?”
“弟子明白,师父教诲,弟子谨记于心!”
孙悟空抬起头,神情是前所未有的郑重。
他明白,这一拜,拜的不仅仅是炼器之法,更是道祖的认可与一份沉甸甸的师徒缘分。
太上老君满意地点点头,问道:
“你如今肩负取经重任,分身乏术,这炼器之道,你是打算待西行功成之后,再来兜率宫寻为师?”
“还是为师遣人前来寻你?”
孙悟空闻言,脸上立刻绽开一个大大的笑容,带着他特有的狡黠与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