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师徒二人答应相助,那魂魄这才娓娓道来,声音中带着几分哽咽:
“圣僧明鉴,我家就在西边四十里外,那里有座城池,正是小王建国之所。”
凌阳此时充当起了说书人中接话茬的角色,问道:
“却不知是何地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那人答道:"正是小王当年所创的乌鸡国。"
说到这里,乌鸡国王长叹一声,语带悲怆:
“五年前,我国逢大旱,庄稼枯死,百姓饿殍遍野。”
“小王虽效仿禹王治水,与百姓同甘共苦,斋戒焚香整整三年,却只换得河枯井涸。”
“那时节,百姓易子而食,拆骨而炊,真是惨不忍睹啊!”
“后来锺南山来了一位全真道士,自称能呼风唤雨、点石成金,
他登坛作法,果然顷刻间大雨倾盆。小王感激不尽,便与他结为兄弟,同吃同住两年有余。”
“谁知……谁知竟是引狼入室!”
说到这里,乌鸡国国王长叹。
凌阳“疑惑”道:
“这是好事啊,陛下为何会落得如此下场?”
那魂魄闻言,顿时泣不成声,泪水化作点点荧光消散在空中:
“谁知春日里,他哄我到御花园八角琉璃井边,说是要给我看什么宝贝,趁我不备,竟将我推下井去。”
“还用石板封井,覆土栽蕉。”
“可怜小王……已经做了三年冤鬼了啊!这三年来,我日夜在那冰冷的井水中受苦,看着那妖孽占我江山,欺我妻儿,却无可奈何!”
说着,他向唐僧哭诉道:
“圣僧,那妖怪本事通天,他害死我后,在花园里摇身一变,就化作我的模样,毫无差别。”
“如今占了我的江山国土,满朝文武、三宫皇后、六院嫔妃,全被他掌控了,就连我那可怜的太子,也认贼作父,每日里向那妖孽请安问好。”
凌阳叹道:“陛下,您就这般不曾尝试过反抗吗?”
乌鸡国王不解:“圣僧何出此言?”
凌阳道:“那怪虽有神通,但唯有您知晓真相,为何不去阴司阎王处告状,诉说冤屈?”
那魂魄苦笑摇头,笑容凄惨:
“他的神通广大,官吏情熟,都城隍常与他会酒,海龙王尽与他有亲,东岳天齐是他的好朋友,十代阎罗是他的异兄弟。”
“因此这般,我也无门投告啊!”
“每次我想去地府伸冤,总被那些鬼差拦回,这三年来,我受尽冤屈,却无处申诉,今日得遇圣僧,实在是天见可怜!”
听到这里,凌阳心中也是有些唏嘘,这一难确实有些难以说清,
毕竟这国王原本是一个乐善好施的存在,是个有功德的,连如来都知道了,特意差遣文殊菩萨来招他去做金身罗汉,
这原本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
可谁知这国王英明了一辈子,在最后的时候竟然犯了浑,将文殊菩萨用绳子绑了,丢到御水河里泡了三天三夜……
这事也就成了一笔烂账,毕竟他虽是国王,但那菩萨也不是他的凡人子民,不是他想怎么办就怎么办的,
毕竟双方的身份不一样,处罚的力度也不一样……
“哦?夜游神?”
孙悟空闻言,一双火眼金睛滴溜溜一转,非但不怒,反而咧嘴笑了起来,露出尖尖的獠牙,
“你先前说,那占据了你江山的妖怪交情甚广,上至天宫,下至地府,四海之内无不熟稔。”
“可如今看来,他这交情……恐怕也不怎么行啊?”
那国王魂魄一时没反应过来,愣愣地抬头望着孙悟空。
只见孙悟空笑得颇有几分戏谑,道:
“俺老孙到了你的地界,一路也没见哪个土地山神跑去给他通风报信。
就连帮你入梦的夜游神,看来也没把他那点‘交情’放在眼里嘛。”
“这么一看,他混得可真不怎么样。”
凌阳听了,不由失笑。
说完,孙悟空瞧了瞧窗外的明月,但见月色如水,星河璀璨,不由笑道:
“今日月色如华,俺老孙便去把那号称神通广大,官吏情熟的妖怪拿了,看看他到底是什么来路,
你且与我师父在此聊天,我去去便回。"
话音刚落,孙悟空一个筋斗便消失在屋内,只余一缕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