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不是旁观者。他是亲手干的人。
李悦没再说话,继续钓爬虫。她把十七个符号按时间排好,再连上b节点的异常记录。每一次符号出现,都对应一次数据泄露。内容没了,但时间、频率、方向全留了脚印。
“这人不是在搞破坏。”她说,“他在带路。他不能直接说真话,只能留记号,等我们看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所以他用‘∞’。”我说,“这不是密码,是签名。”
赵勇盯着屏幕:“那他为啥现在才冒头?三年了,一直没动静。”
“因为他等b-上线。”我捏着磁片,“b-是第七节点,是系统重启的关键。只有它激活了,反向协议才能启动。他等的就是这一刻。”
李悦忽然抬头:“爬虫抓到新东西。十分钟前,一个匿名节点传了份加密文件,标题是‘第七节点校准报告’。文件不大,但用的是aegis底层协议。”
“不是普通暗网格式。”我说,“是内部通信。”
她开始解码。文件被切成几段,藏在公开学术包里。她写脚本一段段捞,重组。进度到,卡住了。
“要密钥。”她说,“最后一层,算法不对路。”
我盯着屏幕,脑子里一闪。
“试试‘∞’的几何数。”我说,“度角,o曲率,偏移。拼成字符串。”
她输“_o_o”,回车。
失败。
“顺序不对。”我说,“不是数字,是形状。那符号本身就是钥匙。”
她重新建模,把符号的矢量路径导出当加密种子。三秒后,弹窗:解密成功。
文件开了。
是段日志摘要。
标题:b-节点状态变更记录
时间:三年前,实验室爆炸前小时
操作:协议重定向(reverse_transit)
执行者:未知
备注:信号已反向,信标激活,等待第七节点同步。
下面贴了行手写扫描。
“如果你们看到这个,说明b-已经上线。
我不是你们的敌人。
我是最后一个关闭实验室的人。
找到b-的钥匙,它会带你们到我藏的东西。”
没署名。
可那笔迹,跟我三年前在日志本上见过的一模一样。
李悦抬头看我:“这人……认识你。”
我没答。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划,一下,又一下。
划出那个符号。
∞和。
就在这时,u盘插着,屏幕猛地一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