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SODU搜读小说>回溯刑警破黑局风云 > 第166章 深入调查再反击(第1页)

第166章 深入调查再反击(第1页)

夜风从排风井口灌进来,冷得像刀子一样贴着地面刮过,铁网被吹得轻轻晃动,出细微的“咔哒”声,像是有人躲在暗处悄悄说话。我蹲在地上,背绷得紧紧的,呼吸压得很低,手指顺着地上那道拖痕一点点往前挪——泥土湿漉漉的,混着沙粒和碎石,在掌心留下粗糙的触感,凉意顺着皮肤一路往上爬。

这痕迹不太对劲。太整齐了,不像自然形成的,倒像是什么东西被重物拖着留下的,深浅交错,还有方向和节奏。我的手指停在一处拐角,那儿的土明显被人踩实过,边上还能看到细小的金属划痕。不是鞋印,也不是动物爪子,更像是……带轮子的小推车突然转了个弯。

李悦站在我身后半步远的地方,手里紧紧攥着证物袋,指节都泛白了。她一句话也没说,连呼吸都轻得几乎听不见,只有胸口微微起伏,才让我知道她还清醒地站着。她的目光一直盯着围墙外那片荒地——野草长得乱七八糟,枯黄一片,几根电线杆歪歪斜斜地立在那里,锈迹斑斑,像被遗忘多年的哨兵,默默守着这片没人管的角落。远处城市的灯光微弱闪烁,像漂浮在黑海上的几点渔火,照不清这里的真实模样,反而让一切都显得更模糊、更危险。

“痕迹到这里变浅了。”我低声开口,声音轻得快融进风里,“应该是换了工具,可能用了带轮子的小推车。”

她没回应,只是把照明灯调到最暗,光圈缓缓移动,落在路边一丛倒伏的枯草上。草茎整齐地朝一边倒,断口很平,绝对不是风吹的;也不是野狗或流浪猫踩的——那种痕迹通常是乱七八糟的。而这里的压痕有规律,重复出现,间隔均匀,显然是某种机器来回碾压出来的。

我慢慢站起来,脚步放得极轻,鞋底踩在碎石上都不敢用力。路灯隔得太远,中间大片区域都是黑影,只能靠地面反光和月光勉强看清路。每一步我都走得特别小心,生怕惊动了藏在这片寂静里的什么人。

走了大概一百五十米,前面出现一道塌陷的矮墙缺口。砖块散了一地,水泥早就剥落,露出里面扭曲的钢筋。我停下脚步,蹲下仔细看地面。正好一缕月光照下来,泥土上清晰显出两条平行的印子,大约三十厘米宽,前端深、后端浅,像是加离开时留下的。

是手扶式推车的轮胎印。

我拿出随身带的卷尺量了下宽度,确认是工地上常见的那种小型运输车。更重要的是,这些印子带着轻微弧度,说明推车的人转弯时很急,甚至有点慌——这不是一次从容的搬运,而是急着撤离。

痕迹一直延伸出去,直指东边三百米外那个废弃维修站。

那里曾经是老城区供电系统的中转站,十年前线路改造完就被彻底废弃了。铁皮屋顶歪歪斜斜,窗户玻璃碎了一大半,残渣撒在屋里,像是被人从里面狠狠踢出来的一样。门上的锁已经锈死,但门缝却裂开一条不到十厘米的缝——新撬的,金属边缘还有新鲜的刮痕,手法精准,力度控制得很好,一看就是专业水平。

“主机应该还在里面。”我说,语气平静,可心里却像拉满的弓弦,紧得快要断了。

李悦看了眼手表,凌晨一点十七分。她咬了下嘴唇,声音压得很低:“现在进去,没报备,万一触警报……”

“不会有警报。”我打断她,抬手指向墙角一个坏掉的红外探头,“这地方早就不在安保名单上了。他们选这儿,就是知道没人会查。”

她沉默了几秒,终于点头,从包里拿出信号检测仪。屏幕亮起,泛着淡淡的红光,像一只睁开的眼睛,在黑暗中无声扫描着四周。

我们靠近大门时,仪器突然“滴”了一声,短促又刺耳。

“有无线信号。”她低声说,“不强,但一直存在。频率跳得很快,不是普通的家用频段。”

我伸手推门,铰链出刺耳的摩擦声,灰尘簌簌落下,呛得人喉咙痒。屋里堆着几台报废的电机和工具箱,锈迹斑斑,上面全是蜘蛛网。空气里弥漫着机油味、霉味,还夹着一股说不出的金属臭味,让人不舒服。

角落里有个金属柜,落满灰尘,但柜脚周围的地面比别处干净——有人最近清理过,虽然没清彻底,但也露出了马脚。我走过去,蹲下检查柜门锁孔。锁芯周围布满划痕,新旧交叠,一层盖一层,显然是多次开锁又复原的结果。

这种技术叫“无损开启”。

要用特制工具插进锁芯,避开弹珠,精确拨动内部结构,打开后再恢复原状,不留痕迹。整个过程要求极高,通常只有少数内部技术人员掌握。

而这套手法,和档案科门锁被盗当晚的痕迹完全一致。

“有人经常来。”我喃喃道,心里升起一股寒意。

李悦打开检测仪记录界面,回放刚才接收到的信号波形。几秒后,她放大一段数据流,眉头皱了起来。

“这个加密协议……和ax系列主机的远程管理模块一样。”她声音有点抖,“如果那台机器还通电,它就能往外状态信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也就是说,他们能知道有没有人找到这里。”

她点头,收好仪器,“但我们还不确定主机是不是真的在。”

我没说话,转身走向配电箱。这类老站点通常有自己的电源系统,如果最近用过,电表应该有读数。箱门上了锁,我掏出随身带的撬具,轻轻一拧,锁就开了。

里面接线乱七八糟,主线绕过了电表,直接接到地下电缆——典型的偷电方式。

“偷接的电源。”我指着那根裸露的铜线,“最近七十二小时内有用电记录。”

李悦立刻翻出记录本核对,“周工负责这类设备维护。他有权限合法进入,不需要撬门。”

“可系统显示他昨晚十一点四十五分就打卡下班了。”

“打卡记录可以改。”她说,“只要有账号权限就行。”

我想起通风管道里捡到的那枚tr-o金属片。那是技术维修组这季度统一的专用工具编号,每人一枚,登记在册,离职就要收回。只有在职员工才能领。如果周工参与了调包,那他一定有个帮手,在后台帮他掩盖行踪。否则一个人根本不可能完成这么复杂的操作:换主机、伪造离岗时间、远程监控现场动静……

“回去。”我说,“先查他的考勤记录是怎么被改的。”

我们悄悄返回技术中心,避开主楼的摄像头,从侧门溜进去。走廊灯光昏黄,每隔三十秒转一圈的摄像头成了唯一的威胁。我们贴着墙根快步走,始终躲在死角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