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SODU搜读小说>八零飒爽女主持,开局惊艳全场 > 第225章 谁在给课本补考打分(第1页)

第225章 谁在给课本补考打分(第1页)

这场无声的较量,自教育部那通意味深长的电话挂断时起,便已进入了深水区。

空气中弥漫着胜利在望的甜美气息,但苏霓的眼神却愈冰冷锐利。

她没有被这突如其来的“橄榄枝”冲昏头脑,反而悍然关闭了所有关于出版合作的讨论界面,径直调出了“记忆角”平台后台的核心数据流。

整整三天,她像一位经验丰富的猎人,蛰伏在庞杂的信息丛林里,耐心等待着猎物的踪迹。

终于,在青少年用户行为数据的时间序列图上,一个诡异的峰值引起了她的警觉。

近三个月,每个周五晚上八点,平台都会迎来一波上传高峰,上传内容惊人地一致——大量以家庭成员为主角的口述史记录。

更关键的是,这些记录的附言中,高频出现着同一句话:“老师让带作业回家。”

一个大胆的猜测在她脑中成形。

她指着屏幕上那条陡峭的曲线,对身旁的许文澜说,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战栗:“文澜,你看。他们已经在考试了,只是没人给打分。”

这句话如同一道惊雷,瞬间击中了许文澜。

她立刻明白了苏霓口中的“影子课业”意味着什么。

这不再是零散的个人兴趣,而是一场由无数一线教师自组织,在官方视野之外悄然进行的集体行动!

一夜未眠,许文澜的双眼布满血丝,指尖在键盘上化作残影。

她以前所未有的度,构建起一套全新的“情感语义—事实密度”双轴分析模型。

这套模型如同一台精密的x光机,能够穿透文字的表层,精准量化每一篇作文的情感浓度与历史事实的交叉验证程度。

当她将《未评分的答案》批精选的o篇作文导入模型时,结果令这位数据女王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屏幕上,数据点汇成的星图璀璨夺目。

部分学生的作品,其事实密度之高,情感逻辑之严密,远她的想象。

其中一篇作文写道:“老师总说,年是重要的一年,因为身份证制度正式启动了。可我问了爷爷,他说,那一年,他正揣着一个窝窝头,在逃荒的路上,根本不知道自己未来会被印在哪张卡片上。”

这种将宏大历史叙事与个人命运紧密勾连的文字,让许文澜的手指微微颤抖。

她冲进苏霓的办公室,将报告拍在桌上,语气激动:“苏霓,我们必须让更多人看到这些!我建议,立刻起‘全民阅卷计划’!邀请那些已经退休的老教师、历史学者、资深记者,让他们在线匿名批改这些作文,并生成可视化的数据报告。我们要用最专业的方式,证明这些‘影子课业’的价值!”

与此同时,赵小芸的电话已经打到了南方一所重点中学。

那位与她对接的班主任声音疲惫却又难掩兴奋。

他证实,学校确实将“补写那年高考题”纳入了德育实践课程,学生的参与度极高。

但他也道出了困境:“这毕竟不是官方认可的,孩子们的努力和才华,没办法计入个人档案,甚至连一次正式的表彰都给不了。”

这番话点燃了赵小芸心中的火焰。

她当即提出一个更为激进的方案:“老师,我们不能再等了!我们来办一场‘跨校联合评阅仪式’!由十所深度参与的学校,各推选一名代表教师,我们全程直播,共同点评那些最优秀的作品!”她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道:“直播的标题我都想好了,就叫——《这堂课,我们自己打分》!”

方案迅通过,执行的重担落在了负责技术落地的林晚肩上。

然而,第一个巨大的障碍便迎面砸来。

国内最大的几家直播平台,在看到活动方案后,无一例外地以“涉及敏感议题,可能引不可控舆论”为由,拒绝提供任何推荐位,甚至暗示随时可能掐断直播流。

办公室的气氛瞬间降至冰点。

林晚却异常冷静,她思索片刻,嘴角忽然勾起一抹狡黠的微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