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结束后的第三天,惊雷炸响。
一枚重磅炸弹在平静的教育界水面引爆,激起千层巨浪。
某北方重点中学官网布一则措辞严厉的通报,该校一名资深教师因在公开课上擅自使用非官方审定的“补丁贴纸”,严重违反教学纪律,破坏教材统一性与严肃性,被立即暂停所有授课资格,等待进一步处理。
理由冠冕堂皇,却像一根火柴扔进了早已被“补丁”点燃的舆论干柴堆。
消息一经传出,瞬间冲上热搜,无数家长、学生和一线教师感到匪夷所思,继而是彻骨的寒意与愤怒。
一个教书育人的老师,仅仅因为想让历史课本更贴近真实,就要被如此对待?
风暴中心,赵小芸的手机几乎被打爆。
她没有理会那些纷至沓来的媒体采访请求,而是第一时间拨通了她早已建立联系的该校一位学生家长的电话。
电话那头,家长的声音愤怒而无力:“王老师是我们最好的语文老师,教研组长!他搞那个‘家庭史写作’课程好几年了,学校之前还当成特色宣传呢!听说这次是上面有人直接点了名,学校顶不住压力,只能拿王老师开刀,杀鸡儆猴!”
“公开课的录音还在吗?”赵小芸的声音冷静得像手术刀。
“在!我儿子当时就在班上,用录音笔录了全程!”
“给我。立刻。”
挂断电话,赵小芸深吸一口气。
她迅将收到的课堂实录音频文件进行多重加密备份,存储在数个独立的云端服务器中。
这颗子弹,现在还不能射,但必须确保它在最关键的时刻,能精准地击中目标。
与此同时,星尘科技的数据中心内,空气仿佛凝固。
许文澜站在巨大的数据墙前,脸色前所未有的凝重。
屏幕上,一条红色的曲线正以惊人的角度向上攀升。
“三个月内,‘记忆角’平台上与‘补丁贴纸’相关的用户原创内容上传量,激增百分之四百七十。”她指着曲线的,“其中百分之八十五的流量,来自北方地区,ip地址高度集中于老工业城市的下岗职工聚居区。”
她切换到另一张情绪分析图谱,代表“愤怒”的色块正在侵蚀代表“困惑”的蓝色区域。
“我们的情绪波动模型显示,公众情绪的临界点正在快逼近。最初,人们只是好奇和讨论,但那位老师被处理的事件,成了一个转折点。关键词已经从‘这是什么’、‘为什么’,变成了‘凭什么’、‘不公平’。”
许文澜转过身,目光如炬地盯着正在沉思的苏霓:“苏总,现在已经不是保住一个王老师的问题了。舆论的洪水正在汇集,他们想把我们堵在源头。我们守不住这个入口,之前所有的努力都会被冲垮。”
整个团队的目光都聚焦在苏霓身上,等待她下达反击的命令。
然而,苏霓的指令却如一盆冷水,浇在众人滚烫的心头。
“命令:公关部、市场部暂停所有对外宣传动作,不要回应任何关于‘补访’或‘贴纸’的问询。我们不主动参与这场口水战。”
在众人不解的眼神中,苏霓敲下回车键,将一份文件投到大屏幕上,标题赫然是——“影子教案计划”。
“既然他们想用‘规范’来扼杀‘真实’,那我们就用更专业的‘规范’,为‘真实’建立一座地下兵工厂。”苏霓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许文澜,立刻启动b计划。联系我们之前筛选出的那一百名遍布全国的一线教师,告诉他们,‘播种’的时候到了。我们要收集他们自编写的所有‘非正式历史模块’教学设计。”
命令一下,整个团队如同一部精密的战争机器,瞬间高运转起来。
在接下来的七十二小时里,一份份来自全国各地的电子教案如雪片般汇入星尘科技的加密服务器。
这些教案的主题五花八门,却无一不指向被主流叙事遗忘的角落:从户籍制度的变迁史,到第一代身份证的诞生;从粮票、布票的退出,到“暂住证”背后的血泪与希望……每一份教案,都凝聚着一位普通教师对“人”的关怀,是对僵化历史的一次勇敢突围。
苏霓把自己关在办公室,亲自审阅每一份教案。
她最终筛选出普适性最强、逻辑最严密的十二套,覆盖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
她甚至亲手为每一套“影子教案”制作了一份详尽的映射关系表,清晰地标注出其中每一个知识点,分别对应现行国家课程标准中的哪一章节、哪一要求。
她要证明,这些补充内容非但不是对现有体系的破坏,反而是最有力、最生动的补充和深化。
“林晚,”苏霓将整理好的文件交给她,“联络我们原定试点学校里的那五所民办校。记住,以‘教学资源共建’的名义,将这批教案秘密分下去。明确要求,仅用于内部教学研讨,绝不可公开授课或对外宣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林晚接过那沉甸甸的硬盘,重重点头。
她明白,这是在雷区里埋设友军的信标。
苏霓补充了最后一句,请参与教研的老师,务必手写反馈意见和教学心得。
三个月后,我们要统一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