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册用通俗语言说明:在遵循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开展知识延展与方法创新,属于教师专业自主权范畴,受政策鼓励与保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本小册子,既是支持工具,也是理念传递。
一切准备就绪,研修班的报名链接在某个周五傍晚悄然上线。
没有任何宣传,也没有新闻稿,但后台数据却如潮水般涌来。
一百……五百……一千……
仅仅一夜之间,报名人数突破三千。
开班日,最终数字定格在八千二百一十七人。
这个数字背后,是八千多个渴望改变却又心存顾虑的教育者。
然而,更让许文澜在意的,是流量监控系统捕捉到的一丝异常。
在数千个家庭宽带和校园网ip中,赫然出现了几十个来自市、县级教育管理部门办公网络的访问记录。
“他们派人来‘考察’了。”赵小芸有些紧张。
“不,这比考察更有价值。”许文澜嘴角微扬,指尖轻点,输入一条新指令:“给所有标记为政府来源的ip开放特殊权限。”
赵小芸凑近一看,指令内容是:凡经识别的行政办公网络用户,在完成基础课程后,可额外解锁一个名为“全国优秀教学实践案例汇编(内部参考版)”的加密资料库。
这不是监视,而是一场精心设计的知识反哺。
许文澜要让他们亲眼看到,在那些看不见的角落,同行们正用怎样的热情与智慧,践行着教育的本质。
这些真实案例,远比抽象文件更具说服力。
一个月后,计划的第一个回响悄然而至。
一份某中部省份教育厅下的内部通报,被匿名拍照送至基金会公共邮箱。
通报批评省内一所重点中学“管理方式滞后,未能积极支持教师参与专业研修活动,影响师资队伍展”。
而通报中提及的所谓“非正规培训”,正是这场写作研修班。
省厅明确指出:经核查,该项目由具备资质的公益组织起,内容符合教师继续教育方向,各地应予以配合与推广。
看到“符合方向”四个字,一直紧绷神经的苏霓,终于露出了久违的微笑。
那些悄悄登录学习的管理人员,成了最意想不到的传播节点,将这份“内部参考”变成了推动观念转变的支点。
当晚,林晚的通讯软件响起一声清脆提示音。
是一条来自许文澜的转消息。
消息主体是一张截图,来自“银杏讲师认证”后台。
西北那位曾因顾虑而使用化名“陈默”授课的语文老师,刚刚以本名完成了全部课程并通过考核,成为编号“yxjoo”的认证讲师。
在学员心得栏,他写道:“从今天起,我不只是能在课堂上用回自己的名字了,我还有了底气,去教更多人,如何堂堂正正地写下真实的思想。”
许文澜在转时,只加了一句评语:“许可证不是别人给的,是我们自己走出来的。”
团队里一片欢腾,喜悦在空气中蔓延。
然而,苏霓的目光却越过眼前的庆祝,投向更远的前方。
这场行动虽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仍是在既有规则下的灵活应对。
要想让教育创新真正落地生根,他们需要的,是更深层的制度认同,是能够重塑生态的力量。
就在这时,她的私人加密邮箱弹出一条新提醒。
件人地址是一串乱码,但后缀清晰显示为“g_o_v_”。
邮件主题看似普通:《关于“新时期青少年价值观引导”课题的补充材料征集》。
正文仅一句话:
“苏霓女士,您团队的实践案例已引起关注。请准备一份综合报告,我们期待听到来自一线的真实声音。”
喜欢八零飒爽女主持,开局惊艳全场请大家收藏:dududu八零飒爽女主持,开局惊艳全场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