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没有说话,只是缓缓举起许文澜开的工具包,轻轻按下了录音键。
清脆的“滴”声在寂静的教室里回响。
“记住这一刻。”她的声音轻柔却无比清晰,“从这一刻起,你们不再只是被动的倾听者。你们,已经成了历史的见证人。”
而在千里之外的基金会总部,林晚正目不转睛地盯着后台数据库。
批五十所中学一百名“学生记忆委员”的报名资料,正像溪流一样汇入。
她没有去看那些成绩优异、履历光鲜的学生,而是用筛选功能,调出了另一组数据。
她的指尖在屏幕上滑动,一组特殊的家庭背景被高亮显示:三人,父亲职业为外卖员;两人,母亲职业为保洁员;一人,本人为留守儿童,常年与祖父母生活。
林晚的呼吸微微一滞。
她没有将这组数据归入常规档案,而是单独新建了一个加密文件夹,将这六名学生的资料小心翼翼地移了进去。
她想了想,在文件夹备注上写下一行字:“他们记录的,或许不会是波澜壮阔的宏大叙事,但正是这些散落在时代缝隙里的微光,最能照见这片土地的真实质地。”
她将这个文件夹命名为“oooo”,分类归入了只有她和苏霓有权限访问的顶级目录——“未来主理人种子库”。
时间飞逝,期培训班的结业仪式如期举行。
一名瘦瘦小小的女生作为学生代表站上讲台,手里紧紧攥着言稿,看得出她很紧张。
“在参加这个计划之前,我总觉得……我家的事,没什么值得说的。”她的声音有些颤抖,“我爸爸是一名外卖员,每天就是骑着电动车在城市里穿梭。我妈妈总说,一份不体面的工作。我也这么觉得。”
台下静悄悄的。
女孩深吸一口气,像是鼓起了全部的勇气,她抬起头,目光变得明亮而坚定:“但是,通过这次培训,我采访了我爸爸。我用工具包记录下了他十年来送外卖的所有路线,当那些密密麻麻的红线在地图上铺开时,我忽然明白了……那不是一份不体面的工作。”
她声音中的颤抖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骄傲。
“我爸送了十年外卖的路线图,就是我们这座城市的毛细血管,是它的美食地图,是它深夜不眠的证明。那每一条路线,都是这个城市的呼吸节奏!”
话音落下,短暂的沉寂后,台下爆出雷鸣般的掌声。
那掌声,不仅仅是送给这个女孩,更是送给所有像她父亲一样,用双脚丈量着城市,用汗水支撑着生活的普通人。
苏霓就站在教室的后排,隐在人群中,脸上没有狂喜,只有一种深邃的平静。
她静静地听着,看着那女孩在台上挺直了小小的胸膛,仿佛看到了一颗颗新芽,正在以不可阻挡的姿态,顶开坚硬的冻土。
就在这时,她口袋里的手机,极轻微地震动了一下。
她拿出手机,屏幕上是许文澜来的一条消息:“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来电,对‘银杏新芽计划’的模式高度认可,有意向在下一阶段,将试点范围提前扩大至全国二百所学校。”
巨大的成功,比预想中来得更快,更猛烈。
苏霓却没有立刻回复。
她悄然转身,走出喧闹的教学楼,独自一人走到院子里。
初冬的阳光温暖而不刺眼,照在那棵高大的银杏树上,满树金黄的叶片在微风中簌簌作响。
她的目光,落在了粗糙的树干上。
不知道是哪一届的学生,用小刀在上面深深地刻下了两个字:
记得。
苏霓伸出手,指尖轻轻拂过那两个字的刻痕,感受着那份穿越了时间的执拗。
这份喜悦带来的,并非全然的安宁,反而像是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巨石,震荡起的,是更深处的暗流。
一阵突如其来的冷风吹过,卷起几片金黄的银杏叶,盘旋着飞向更高远的灰色天空。
“银杏新芽计划”的巨大成功,如同一道过于耀眼的闪电,照亮了前路,也必然会惊动潜伏在阴影中的巨兽。
而她,已经听到了那巨兽沉重的呼吸声。
喜欢八零飒爽女主持,开局惊艳全场请大家收藏:dududu八零飒爽女主持,开局惊艳全场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