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里,一个柬埔寨的乡下小女孩,正用基金会提供的设备,记录着祖母讲述红色高棉时期,一家人如何在暴雨中躲进一个废弃佛塔的故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女孩的镜头没有对准祖母满是皱纹的脸,而是摇向了窗外。
雨声淅淅沥沥,画面里,一株稻穗在雨水的冲刷下,顽强地挺立着。
视频的结尾,小女孩用稚嫩的声音问:“阿嬷,雨停了,我们能看到彩虹吗?”
视频送完毕,赵小芸附上了一句话:“张老师,你说,咱们的孩子,也能听出雨里的春天吗?”
没有回复。
但第二天,那位张老师没有去上报任何一份“我最恨的一件事”的视频。
而是在她的班级和年级组,起了一项名为“安静一周”的行动。
行动规则只有两条:一,禁止在任何场合公开播放、讨论、评价他人的口述记录;二,每周的班会课,分享一个主题——“谁说过的一句话,让我感觉很安全”。
风向,悄然变了。
而林晚,在整理编号为oooo的“种子库”成员季度反馈时,指尖忽然停顿。
她注意到,其中一名代号“前记忆委员”的青年教师,正在该县的一所乡村小学支教。
她没有像指派任务一样下达指令,只是将许文澜布的白皮书链接,和赵小芸出的那段柬埔寨视频,一并转了过去。
在信息的最后,林晚只加了一句极具穿透力的话:
“你当初录下妈妈流产那天下午的所有声音,不是为了让一群陌生人围观她的痛苦,是为了让她在最绝望的时候,能亲耳听见,自己还活着。”
邮件送成功。
三天后,那所乡村小学里,一场奇特的“反向倾听会”召开了。
那位青年教师邀请了班上所有学生的家长,来到教室。
孩子们不上台,不表演,只是通过教室的广播,播放自己提前录好的音频。
音频的主题是:“爸爸妈妈,我最害怕你不明白我的事。”
教室里,起初是尴尬的沉默,接着是压抑的抽泣,最后,一位常年在外打工、以为给孩子寄钱就够了的父亲,在听到儿子说“我怕你忘了我的生日,其实我想要你回来陪我吃一碗面”时,当场泣不成声。
月末,省教育厅布了新一期的督导工作通报。
通报中,对该中部县城的教育创新工作提出了点名表扬,称其“积极探索,勇于转型”。
那个刺眼的“银杏新芽工程”已悄然无声,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名为“春苗倾听计划”的新项目。
计划中,所有关于“评比”“打分”的字眼全部删除,新增了“家校共训心理辅导课程”和“项目伦理审查委员会”。
苏霓看着这份报告,嘴角扬起一抹淡淡的微笑。
她转头,对身旁的许文澜说:“下次白皮书更新,可以加一条附则:真正的传承,从不依附于某个名字。”
就在这时,林晚办公桌上的手机轻微震动了一下。
一份标记为oooo的档案夹自动在屏幕上弹出。
一条新信息跳了出来:那封来自柬埔寨小女孩的感谢信,已被翻译成中文,作为“稻穗计划”成果展的一部分,贴在了云州展览馆的入口处。
而在信纸的旁边,多了一行用粉笔写下的,歪歪扭扭却格外用力的中国字:
“我们也想当春天。”
苏霓的目光从报告上移开,望向窗外,城市的轮廓在夕阳下沉默而坚定。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他们赢了,赢得安静而彻底。
然而,她办公桌上那部红色的加密电话,在此刻毫无征兆地响了起来。
来电显示是一串她从未见过的、以一连串零开头的号码。
苏霓按下免提,一个沉稳、不带任何情绪,却自带一种不容置疑权威感的声音,清晰地传了出来。
“是苏霓女士吗?”
“我是。”
“中央有一场会议,”对方的语不疾不徐,每一个字都像一颗精准落下的棋子,“需要您来一趟。”
喜欢八零飒爽女主持,开局惊艳全场请大家收藏:dududu八零飒爽女主持,开局惊艳全场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