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SODU搜读小说>八零飒爽女主持,开局惊艳全场 > 第250章 盒子开了声没散(第2页)

第250章 盒子开了声没散(第2页)

第二天深夜,依旧如此。

她就带着录音笔和保温杯,在废墟里静静地守着。

直到第三天,午夜的钟声刚刚敲过,一个蹒跚的身影出现在月光下。

那是一位头花白的老人,他盯着那张纸看了很久,然后用沙哑的嗓音问:“闺女,你真能替俺们念出去?”

赵小芸没有多说,只是按下了录音键。

接下来的二十多段口述历史,就在这片废墟中被记录下来。

她不加任何剪辑,不配任何音乐,甚至不写任何标题,上传到网络时,只用时间和地点作为文件名。

那些充满方言、咳嗽、叹息和停顿的真实声音,像一把把钝刀,割开了被遗忘的岁月疮疤。

第四天清晨,当赵小芸准备离开时,竟有十几位退休老工人自地等在了那里。

其中一位,颤颤巍巍地向她讲述了当年那场惊心动魄、却最终被强行压下的罢工经过。

与此同时,远在后方的林晚,也从数据的海洋里,打捞出了更深的秘密。

她梳理了“未来信箱”开通以来的所有后台投递数据,通过关键词匹配,震惊地现,除了周平,还有另外六封来自不同投递者的信件,都隐晦地指向了同一家纺织厂在九十年代末的尘肺病瞒报事件。

而这家早已破产的纺织厂,其所在的地块,如今正是那座城市最炙手可热的房地产开项目之一。

林晚的心脏狂跳起来。

她意识到,这已经出了工伤认定的范畴,背后可能牵扯着一条盘根错节、横跨二十年的利益链。

她没有将这个现上报给苏霓,因为她知道,一旦公开,基金会将面临的,可能不再是约谈,而是毁灭性的打击。

深思熟虑后,她将所有线索、数据模型和关联分析打包,用最高级别的加密方式,送到了一个特殊的邮箱。

那个邮箱的代号是ooo,持有者,正是当初在团队内部制定了《代述伦理守则》的那位法律系女生。

邮件的末尾,林晚只附上了一句话:“你们要走的路,比我们想的更深。”

就在基金会全员以各自的方式拆解危局之时,一张更为巨大的网,从更高处撒了下来。

教育部某司局的一份内部会议纪要,不知通过何种渠道,被泄露到了网上。

纪要明确指出:“‘未来信箱’此类学生自活动存在不可控的舆论风险,建议对所有高校内与之有关联的社团及项目,进行全面排查,并暂时叫停。”

这份纪要,如同一道惊雷,让刚刚看到一丝曙光的众人,瞬间如坠冰窟。

这意味着,对方不再满足于扑灭单点的火星,而是要直接抽干整个草原的水分。

办公室里的空气压抑到了极点。

然而,就在当晚,苏霓的邮箱里,开始涌入一封封邮件。

件人,是十余位已经毕业多年的“记忆委员”。

附件里,是他们如今在各自岗位上的在职证明,和写给基金会的感谢信。

有人成了揭露社会不公的调查记者,有人考上了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有人创办了服务于流动儿童的社区中心……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记忆委员”这个身份的真正意义。

苏霓一封一封地读完,眼眶有些湿润。

她点击“全部回复”,在回执中只敲下了一行字:“他们不是我们的成果,他们是时代的回音。”

送。

窗外,积蓄已久的暴雨倾盆而下,雨点砸在展览馆的玻璃上,出沉闷的巨响。

屋檐下的水流汇聚成线,滴滴答答地落入地面,仿佛无数细微却坚定的私语,最终都将汇入这片广袤的大地。

苏霓站在窗前,看着被雨水冲刷得焕然一新的世界,感受着那股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的、无声却磅礴的力量。

她知道,这场仗,还远没有结束。

雨势渐歇,天色微明。

苏霓回到电脑前,习惯性地点开全国“记忆委员”平台的后台。

数据图表上,代表用户活跃度的曲线像往常一样,形成一道道充满生命力的波峰。

这片由无数记忆和声音构筑的数字空间,此刻正显得无比繁荣与坚韧。

然而,就在她目光扫过实时数据流的瞬间,指尖微微一顿。

屏幕的一角,一个毫不起眼的数据刷新指示灯,似乎比平时……慢了零点零一秒。

那是一个几乎无法被肉眼察觉的、极其短暂的停滞,像是一帧被抽掉的电影胶片,瞬间便恢复了正常。

一切看起来,都和往常没有任何不同。

但苏霓的心,却猛地沉了下去。

喜欢八零飒爽女主持,开局惊艳全场请大家收藏:dududu八零飒爽女主持,开局惊艳全场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