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结束,全场死寂。
苏霓握着话筒,声音有些飘,却异常清晰:“那就是o号录音的诞生。我当时根本不知道录下这句话能改变什么,我只知道,如果那一刻我不按下录音键,那个母亲的绝望,那句没说完的话,就会像从未存在过一样,永远地消失在时间里。”
台下,一片寂静之后,一个年轻的男教师缓缓举起了手。
他站起来,隔着数百人望向台上的苏霓,眼眶泛红,声音却无比坚定:“苏老师,我现在明白了。‘回声教室’教的,从来不是录音技术,也不是什么声音美学。我们是在教孩子们,当他们想说、敢说、必须说的时候,有勇气按下人生的第一个‘录音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掌声,雷鸣般响起。
而在另一座城市的法律研讨会上,陆承安正在为《未成年人表达权保障指引》的修订做最后陈述。
他沉稳地提议,增设一条“沉默儿童干预条款”。
“我提议,对于在学校等机构中表现出长期不语、或有明显异常行为的未成年人,在取得其监护人明确授权同意的前提下,允许教育或心理干预机构,使用非侵入式的、环境式录音设备,在特定时段捕捉其可能存在的自语言片段。”他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法学专家和官员,“这些片段将严格保密,仅用于专业的心理评估与家庭沟通重建。各位,请记住,”他加重了语气,“有些孩子不说,不是他们不会说,而是因为,从来没有一个成年人,真正准备好去听。”
与此同时,林晚在整理eoo系统后台的海量运行日志时,指尖忽然停住了。
一条被系统标记为“低可信度异常波动”的记录,像一根针,刺入她的视线。
记录来源于合作的一家精神病院。
一名长期住院的女性患者,在一次常规服用镇静剂后,陷入半昏睡状态时,突然用一种近乎不存在的音量,吐出了一句无比清晰的话:“蓝布裙子,右边的口袋破了,兜里的糖块和毛票都掉出来了。”
林晚的血液几乎在瞬间凝固。
这句话,与苏霓在无数次访谈和笔记中反复提及的、她母亲丢失当天“五岁失踪女儿的穿着”细节,分毫不差!
她立刻启动最高权限,调取该患者的背景资料。
结果让她遍体生寒——这位患者,竟然是当年参与搜救苏霓母亲女儿行动的一位退休老民警的妻子。
她患上阿尔茨海默症合并精神障碍已有三年,三年来,她从未对任何人提及过任何与当年搜救有关的往事。
这个现太过震撼,也太过残忍。
林晚思虑再三,决定暂时不告知苏霓。
她将这段录音加密封存,转交给了与深空科技有合作的顶尖心理专家团队,并启动了一个代号为“创伤镜像倾听”的秘密实验项目。
几天后的一个黄昏,苏霓避开所有人,独自一人来到了市民记忆馆地下的“静音区”。
这里是整个记忆馆的核心,也是o号音频样本的永久保存地。
她站在那个恒温恒湿的玻璃展柜前,静静地看着里面那台古旧的录音机,看了很久很久。
最终,她从口袋里取出手机,点开了那个她自己几乎从不使用的“回声回路”app的录音界面。
她将手机举到唇边,像是在对一个看不见的人说悄悄话,声音轻得几乎要被空气吞没:
“妈,那天我不是故意弄丢的。我只是……只是看见街角的糖摊上,挂着一个特别好看的布娃娃,我就想……多看一眼。”
话音落下,她按下了送键。
几乎在同一时刻,远在千里之外的eoo系统后台,一条全新的消息弹了出来:【新语句已接收,来源:用户su_ni_oo。
与数据库ooore关联匹配度:】
而在庞大服务器矩阵的最深处,一个名为eoooo的全新音频文件被悄然生成。
它的标题栏仍是一片空白,就像一张等待书写的白纸。
文件状态栏上,几个冰冷的字符缓缓亮起:等待回应。
喜欢八零飒爽女主持,开局惊艳全场请大家收藏:dududu八零飒爽女主持,开局惊艳全场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