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SODU搜读小说>八零飒爽女主持,开局惊艳全场 > 第292章 看不见的人往往听得最深(第1页)

第292章 看不见的人往往听得最深(第1页)

市民记忆馆的玻璃幕墙在夕阳下折射出流动的金色,仿佛整座建筑都在静静呼吸。

林晚带着两名助手再次踏入这里时,空气中似乎多了一丝若有若无的期待。

她的目标明确——那个曾独自在展柜前流连忘返的盲童,小舟。

小舟的家就在记忆馆附近的老式居民楼里。

开门的是孩子的母亲,一个面容略带疲惫但眼神温柔的女人。

看到林晚,她先是一愣,随即像是找到了倾诉者,将她们迎了进来。

“林馆长,你们来了正好。”女人叹了口气,指了指阳台上那个安静坐着的小小身影,“自从上次从馆里回来,这孩子就跟变了个人似的。不哭不闹,就是每天到了下午,就非要我带他去记忆馆门口的长椅上坐着。问他为什么,他总说……”她顿了顿,声音里带着几分困惑与心疼,“他说,能感觉到里面有人在等他,想跟他说说话。”

一句话,如同一道微弱的电流,瞬间击中了林晚的心脏。

她望向阳台上的小舟,男孩的脸庞迎着风,侧耳倾听的姿态,不像是在感受风,更像是在捕捉从记忆馆深处传来的、常人无法听闻的呓语。

一个大胆到近乎疯狂的念头在林晚脑中炸开。

声音可以被记录,情绪呢?

触感呢?

那些被遗忘在时光里的温度和颤抖,是否也能被“转录”?

返回馆里,林晚立刻召集了核心团队会议。

她站在全息投影前,声音坚定有力:“我提议,增设一个‘触感交互区’。”

方案一出,引来一片窃窃私语。

林晚没有理会,继续道:“我们将挑选最具代表性的录音笔,比如o档案的那支,进行一比一复刻。这些复刻品将成为可触摸的展品,内部嵌入微型振动模块。当播放对应的录音时,模块会同步释放与录音者情绪相关的节奏脉冲。”

技术负责人许文澜的眉头立刻皱了起来:“馆长,这个想法……太主观了。我们怎么定义‘情绪的节奏’?悲伤的颤抖和紧张的颤抖,频率是多少?这很容易沦为一个廉价的噱头。”

林晚没有退缩,她直视着许文澜:“那就从最直接的开始。o,陈素芬女士在讲述她丈夫牺牲的消息时,我们有高清影像资料,她的手抖得非常厉害。把那个频率采集下来,复刻进去!”

争论没有结果,但林晚力排众议,坚持制作了第一个样品。

她亲自戴上测试手套,闭上眼睛,指尖轻轻覆盖在冰冷的录音笔复刻品上。

耳机里,陈素芬老人压抑着悲恸的苍老声音响起,几乎在同一瞬间,一股微弱而规律的震颤从指尖传来,频率由慢到快,再趋于平缓,竟与影像资料里老人因激动而颤抖的双手频率分毫不差!

那一刻,林晚感觉自己触摸到的不再是一段冰冷的数据,而是七十年前那个午后,一个女人在承受生命中最沉重打击时,无法抑制的悲伤。

然而,许文澜依旧固执地摇头。

“不对。”她走到控制台前,调出数据流,“这只是模拟,是我们的‘想当然’。记忆不该被我们预设,它应该自己‘说’出来。”

她提出了一个颠覆性的反向设计方案:“我们不应该去‘模拟’情绪,而是去‘采集’动作。采集录音者生前使用这些物品时留下的真实物理数据——比如周伯修理收音机时,他转动旋钮的力度、他因专注而变化的呼吸起伏、他习惯性的手腕扭动。将这些数据转化成一条独一无二的动态触感曲线,这才是真正的‘记忆指纹’!”

许文澜的团队通宵达旦,将duoo号档案——周伯的录音作为个攻坚目标。

在调试一段周伯修理那台老式半导体收音机的录音时,许文澜忽然瞪大了眼睛。

她现,周伯在拧紧一个关键螺丝后,总会习惯性地将手腕快、有力地抖动两下,以放松肌肉。

而这个动作的顿挫节奏,通过数据曲线放大后,竟与那段录音背景里《东方红》乐曲的前奏节拍,完美吻合!

这个现让整个控制室陷入了一片死寂,继而爆出狂喜的惊呼。

这不是巧合,这是长年累月刻入骨髓的肌肉记忆,是属于那个时代、属于周伯这个人的独特烙印。

许文澜当即拍板,将这个“手腕扭动”的节拍设定为duoo档案的专属触感反馈机制。

当参观者佩戴感应手套触摸展品时,听到的不仅是周伯的声音,更能“摸”到他修理收音机时那标志性的动作。

“我们要让记忆,不再只是能听的,也是能摸到的。”许文澜在项目报告上写下这句话,眼神里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

远在城市另一端的苏霓,很快便得知了“触感交互区”的惊人进展。

她坐在轮椅上,摩挲着自己早已冰凉的手指。

一个深藏心底的画面倏然浮现——几十年前,她第一次作为实习生使用录音笔时,因为过度紧张,指尖冻得像冰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是周伯,将他那支用了多年的、温热的旧笔塞进了她的手里。

“用我的吧,丫头,手这么冷,设备都怕你。”

那是她接触过的,唯一一支被人长久握着、带着体温的设备。

其余的,都只是冰冷的、躺在器材库里的工具。

“温度……”苏霓喃喃自语,眼中骤然迸出一股决然。

她拨通了许文澜的电话,声音不容置疑:“文澜,来我这里一趟。”

当许文澜赶到时,苏霓已经打开了那个沉重的保险柜,小心翼翼地捧出了一个丝绒盒子。

盒子里,静静躺着的,正是那支银杏叶刮痕依旧清晰的录音笔——ooore原件。

“别做仿品了。”苏霓将盒子推到许文澜面前,一字一句道,“就用它。让它……继续热。”

许文澜的心脏猛地一跳。

她戴上无菌手套,用高精度仪器检测笔身,报告很快出来:金属外壳已有轻微氧化,但在显微镜下,仍能检测到微乎其微的人体油脂残留痕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