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SODU搜读小说>八零飒爽女主持,开局惊艳全场 > 第317章 第一个说我在的人(第2页)

第317章 第一个说我在的人(第2页)

它象征着一切的开始,那个从无到有、从恐惧到声的原点。

她当即决定,此物绝不能作为普通展品被围观。

她亲自抱着这台沉重的“电视机”,将其安置在项目最初的源地,榕城老年大学那间潮湿的地下室里,接上了永不间断的电源。

她为它命名——“源点基站”,并设定了一条唯一的规则:只有当华夏大地上,有任何一座新的录音站点拔地而起时,基站方可被远程激活一次,出一记微弱的心跳信号。

彼时,苏霓正在赣南的连绵茶山中穿行。

当年她亲手组建的“田间播报组”,如今已是满山翠绿中的一道风景。

她看见了小芸,那个曾经羞涩地躲在她身后的小姑娘,正教自己七八岁的女儿如何操作竹竿顶端的喇叭。

“妈妈,我们为什么要站得这么直说话呀?弯着腰不是更省力吗?”小女孩仰着脸,好奇地问。

小芸温柔地摸了摸女儿的头,笑着回答:“傻孩子,因为弯腰久了,人的精气神就散了,声音会站不起来,掉进土里去的。”

苏霓停下脚步,躲在茶树的阴影里,静静地听着。

那句“声音会掉进土里”,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她尘封三十年的记忆。

她想起当年在导播间被怒吼“结巴货”后,自己疯了一样冲进楼梯间,扶着冰冷的墙壁吐得昏天黑地。

那时她以为,勇气是战胜恐惧,是让自己的声音不再颤抖。

直到这一刻,听着这对母女的对话,她才恍然大悟。

真正的勇气,从来不是战胜恐惧,而是明知会怕,明知会颤抖,却依然选择往前再走一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她没有上前打扰,只是默默地用腕带录下了这段包含着风声、鸟鸣和母女对话的一分钟纯环境音。

回去后,她没有添加任何修饰,将其命名为《站着的声音》,匿名推送给了全国教育系统的后台。

一周后,三十所偏远的乡村学校,不约而同地将这段来自茶山的风,设为了每日晨读的开场音。

京城,最高法庭。

陆承安正在处理他转入公益领域后的最后一桩案件。

对方的律师团阵容豪华,为的资深大状轻蔑地看着他,语带嘲讽:“陆律师,我很好奇,你们这套‘录音治国’的理想主义把戏,还能坚持几年?”

陆承安没有反驳,甚至没有进行常规的辩护陈述。

他只是平静地向法庭申请,传唤三位与案情毫无直接关联的证人。

第一个走上证人席的,是浙南小镇那位卖豆腐的陈素娟的女儿。

她没有说话,只是按下播放键。

法庭里响起了母亲日复一日的絮叨:“天冷了,多穿件衣服……豆腐要趁热吃……”声音琐碎而温暖。

第二个,是那位聋哑村民的代表。

他同样沉默,播放了一段粗砺的录音。

一个苍老的男人,用尽全身力气,吐出了含混不清的三个字:“要……吃饭。”那是他失语四十年后,学会的第一句话。

第三个,是小武本人。

少年已经褪去了曾经的戾气,他播放的是自己珍藏的录音——一被他改编了歌词的《小燕子》,唱给天堂的妈妈听。

全程没有一句辩论,没有一份法律文书。

休庭后,主审法官主动约谈了双方律师,只说了一句话:“有些证据,不需要解释,就能判胜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